2003年,一批美国的企业管理专家教授来到中国,对中国几个省的几十家民营企业进行考察之后得出结论“2002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平均的管理水平相当于美国企业的1892年的管理水平”,在某种意义上,中美两国企业的平均管理水平相差整整110年。
我想大部分读者肯定很有意见:我们有ERP,有ISO,有日益更新的信息化手段、有成功的高科技研发……..先来看看另外一组数据吧。
2001年,中国人均GDP按1990年购买力评价计算,大约为3583美元,相当于美国人1892年的水平,差距109年。
2001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0%,美国1870年为50%,差距131年。
2001年,中国农业增长值占GDP的15%,美国1914年为15%作用,差距87年。
也许这些数字业不能说明什么,再来看看下面:
著名的美国翰威特公司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雇主,中国本土上榜企业寥寥无几,07年亚洲最佳雇主,中国6家上榜,仅仅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为中国本土企业。2007年中国最佳雇主,依旧仅有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一家本土企业。
差距,中美企业的差距110年。差距并不可怕,哪怕是差200年,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追赶。
100年前,科学管理在欧美掀起了热潮,生产率的飞速提升,随着时代的变化,管理在不断的革新,百家争鸣,我们熟悉的ERP、BPD、JIT、MBO、BSC、学习型组织。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企业正在不遗余力的学习、实践先进的东西。可是似乎忘记了,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了远景,是因为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洗礼,所以出现了资本主义式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式的资本主义。没有多少中国企业能看到实施了的规范、标准、制度,没有这些怎么推行最新的,是为了面子,还是??
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本末倒置的追赶方式,追赶的唯一路径是“按部就班”,没有科学管理实践的基础哪里能出现人性管理兴起。捷径不是没有,是总结别人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加快步伐。同起点,不同情景,这是我们追赶差距的优势。而不是模仿、照搬别人的,尤其最新的。
我呆过四家大的民营企业,都通过ISO体系、都有ERP、都在寻求突破,但是没有见到系统在执行的规范、标准、制度,没有等到他们塑造辉煌。欧美企业摸索了几十年告诉我们的,我们只看到了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竞相模仿现在,而是想想如何将别人的几十年缩短成十几年,甚至于几年。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有生力量,不受大的体制所牵累,灵活,学起来就应该更快、更有实效。一个朋友说过,中国的企业不缺任何企业不缺任何的制度、规范,现有的足够了,只是缺乏执行。企业利润上不去,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发展不起来,需要的不是MBO、KPI、BSC还是ERP,而是基本的科学管理,将所有的落实到位。企业机制盘活了,企业自然发展,企业发展了,用不着天天讨论如何激励、如何构建文化。
笔者在此,请我们的企业家们、管理着者深思我们缺失了什么?
我想大部分读者肯定很有意见:我们有ERP,有ISO,有日益更新的信息化手段、有成功的高科技研发……..先来看看另外一组数据吧。
2001年,中国人均GDP按1990年购买力评价计算,大约为3583美元,相当于美国人1892年的水平,差距109年。
2001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0%,美国1870年为50%,差距131年。
2001年,中国农业增长值占GDP的15%,美国1914年为15%作用,差距87年。
也许这些数字业不能说明什么,再来看看下面:
著名的美国翰威特公司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雇主,中国本土上榜企业寥寥无几,07年亚洲最佳雇主,中国6家上榜,仅仅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为中国本土企业。2007年中国最佳雇主,依旧仅有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一家本土企业。
1 |
飞索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
2 |
上海四季大酒店 |
3 |
上海庄臣有限公司 |
4 |
外滩三号 |
5 |
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 |
6 |
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洲际酒店管理集团管理) |
7 |
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 |
8 |
香格里拉麾下北京嘉里中心饭店 |
9 |
北京国航万丽饭店(万豪国际管理集团管理) |
10 |
埃森哲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差距,中美企业的差距110年。差距并不可怕,哪怕是差200年,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追赶。
100年前,科学管理在欧美掀起了热潮,生产率的飞速提升,随着时代的变化,管理在不断的革新,百家争鸣,我们熟悉的ERP、BPD、JIT、MBO、BSC、学习型组织。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企业正在不遗余力的学习、实践先进的东西。可是似乎忘记了,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了远景,是因为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洗礼,所以出现了资本主义式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式的资本主义。没有多少中国企业能看到实施了的规范、标准、制度,没有这些怎么推行最新的,是为了面子,还是??
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本末倒置的追赶方式,追赶的唯一路径是“按部就班”,没有科学管理实践的基础哪里能出现人性管理兴起。捷径不是没有,是总结别人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加快步伐。同起点,不同情景,这是我们追赶差距的优势。而不是模仿、照搬别人的,尤其最新的。
我呆过四家大的民营企业,都通过ISO体系、都有ERP、都在寻求突破,但是没有见到系统在执行的规范、标准、制度,没有等到他们塑造辉煌。欧美企业摸索了几十年告诉我们的,我们只看到了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竞相模仿现在,而是想想如何将别人的几十年缩短成十几年,甚至于几年。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有生力量,不受大的体制所牵累,灵活,学起来就应该更快、更有实效。一个朋友说过,中国的企业不缺任何企业不缺任何的制度、规范,现有的足够了,只是缺乏执行。企业利润上不去,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发展不起来,需要的不是MBO、KPI、BSC还是ERP,而是基本的科学管理,将所有的落实到位。企业机制盘活了,企业自然发展,企业发展了,用不着天天讨论如何激励、如何构建文化。
笔者在此,请我们的企业家们、管理着者深思我们缺失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