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漫谈(二)


二、杠铃型是小企业的较好选择

另一朋友也是一位年销售额在五亿元以上、净资产超二亿元、员工在五百人左右的制造型企业董事长,他的企业在经历近十年的快速增长后,觉得近二年速度放缓,他想:再向政府要求征地以扩大产能,认为这样才能上规模,企业才能做大。和我商量,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在和其坐在咖啡厅聊了整整三个多小时后,劝他转变投资方向,把钱用在研发上,而生产能力的扩大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强有力的配套采购体系来解决。

目前的机械制造业的企业,一般来说,整体实力都不十分强大,品牌、资金、人才等往往都谈不上强势或富裕。在资源十分有限的状况下,后续投入必须化在发刀刃上,也即化在最出效益的地方。我觉得,最出效益的一是研发,二是营销。只有真正树立以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机制,公司的一切资源都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的限度、最快的速度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之道。而要做到这一点:准确的市场需求搜集和整理,最快交货通道的设计是一方面(实际上这就是现代市场下的营销体系干的活);另一方面是最小成本地研究出尽可能好的产品,而这就是研发团队根据市场需求要干的活。至于中间的生产体系、质量保证能力,当然也很重要,但毕竟还可通过协作、采购等措施来解决,且即使自建,也要放在生产最关键的部件和最后的总装环节上,绝不要大而全。因此:我给其的建议是不要急着征地扩大产能(当然,低价优惠拿到土地寻求升值潜力,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而是重点放在营销团队建设和营销激励措施的落实上,放在研发能力的提升和核心技术的掌握上。只有整整抓住了这二头,再合理搭配相应的生产体系和质量控制能力,使整个企业成为战略目标清晰、精干高效、研发实力和市场能力二头大的杠铃型企业,是一定能做强,最终能逐渐又强又大的。

我的朋友被我说服,表示再仔细考虑后决定是否征地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