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79岁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广州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在演讲中,茅于轼旗帜鲜明地表示,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他赞成提高高校学费。茅于轼说,目前的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如果高校学费降低,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的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来源:1月6日南方网)
茅于轼老先生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难道这就是他给中国高等教育开出的“药方”?
大学奖学金奖励的是成绩优异者,茅先生不会不知道。难道你就一定能保证穷人孩子个个都“优秀”,都能拿到奖学金?事实上,富人们因为享有的教育资源远远优越于穷人,穷人孩子甚至已经“输”到了起跑线上,又如何能优秀于富家子弟拿到奖学金?再者,教育要进步,也要体现一个公平、公正。富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发奋图强者大有人在,他们又凭什么不能拿奖学金呢?既然不能专门为穷人孩子设立“专门奖学金”,又何谈提高收费标准来回馈穷人?
通过提高学费来增加穷学生贷款,更不靠谱。贷款终究是贷款,终归是要还。将提高出来的学费让穷孩子们来“借贷”,真亏你茅老先生能想得出!让本来就没有钱的穷困家庭再次增大教育投入,将多收的学费反过来再“贷款”给穷人,这和旧时贪财的土财主放“高利贷”有何区别?这不是一种变相压榨又是什么?
事实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已经高的不能再高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蓝皮书》的调查指出,大学学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了约25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而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2007年1月份联合开展的一项有1852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6.1%的人认为大学学费“太高了”。人所共知,教育开支已经成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曾有报道表明,一个西部农村家庭35年的纯收入,才能够培养一个大学生……即便是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也曾在很多场合说过,“现在的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
茅老先生是一直搞经济的,不会不知道上述数据,也不会不知道现今各大学收费是高还是低,竟然还极力鼓吹大学要继续提高收费,只有收费提高才能让穷人上得起学。这是那门子逻辑!你到底还想不想让穷人孩子上大学?
高等教育从性质上应属于“公共产品”,主要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们教育部门的官员们也持认同态度,在今年上半年,教育部曾做出了“5年内大学学费不涨”的承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教育问题时更是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茅于轼老先生作为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研究十七大报告应该比我们“升斗小民”研究的透彻,我怎么就一点也读不出要“提高大学收费来保障穷人上学”的一点点迹象呢?
最后,奉劝茅老先生还是多搞些调查研究的好,最起码再多读两遍十七大报告,省的乱给“穷人教育”开“药方”。
http://news.qq.com/a/20080106/001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