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毕晓哲

热衷于时事评论,执着与文字工作。信奉先为人,再做事,后为文。一个对事业有追求的人,一个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 公职律师。

有了“说情纸条”的判决还能保证公正吗?


  原告朱某到西安市一法院复印卷宗时,竟在卷宗里发现一位法院退休的老庭长写给现任副庭长的条子,上面老庭长请这位现任副庭长给被告“高抬贵手”。最后,原告索要5万余元的赔偿,法院只给判了一千余元,对此,原告认为这与纸条有关。(来源:1月8日新华社)

  说情条子都装订到了案卷里面,任你法官百般狡辩说:纸条不影响判决。又有谁会相信这自欺欺人之谈?只有法院的公正判决才能彰现法律的尊严,体现人间的公平正义。而在法院作出判决所必须依据的案卷材料中,却发现了一位退休老庭长的说情纸条,还怎么体现法律应有的公平正义?这样的判决又怎能让人信服?

  法官披上法袍,就是代表...

Read more

期盼“小狗见了都摇尾巴”的干部多起来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日前在“普洱市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汇报会”上说的一句话,诙谐幽默又让人感慨颇多。他说,村民的笑容挂在脸上,心里一定是满意的。村里的狗瞧见挂钩干部来了直摇尾巴,说明挂钩干部身影常在,在岗尽责。”(来源:1月7日人民日报)

  李纪恒副书记说了一句大实话。我们想一想,如果连村子里的小狗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见了我们的下乡干部都要高兴地摇动尾巴,像见到了老熟人一样。这样的干部怎能不将贫困山村、受灾村庄的大事小情了解的透透彻彻?譬如,东家老汉是不是缺衣少食,西家大娘身体是不是有恙,谁家最困难需要帮助,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helli...

Read more

且看茅于轼给穷人上学开出的“药方”


    1月5日上午,79岁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广州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在演讲中,茅于轼旗帜鲜明地表示,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他赞成提高高校学费。茅于轼说,目前的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如果高校学费降低,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的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来源:1月6日南方网)


    茅于轼老先生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Read more

有感于邓小平“退就要真退,百分之百地退”


  伟人已逝,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让我们永远铭刻在心间。在《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余玮、吴志菲著,新华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中,记载了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复出到逝世,20年间辉煌人生历程。其中有一章节详细记载了邓小平同志退休前的一些细节,今天读来仍然让我们唏嘘不已、无限感慨。

  1989年11月6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11月13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正式会见了最后一批外宾。他说:“退就要真退,这次就百分之百地退下来。我今后不再代表集体...

Read more

从老干部举报豪华政府接待中心说起


  1月4日,人民日报登载了来自四川眉山市一批老干部的举报信。信中写道,“我们是四川省眉山市的老干部,现举报我市大兴土木,明目张胆修建市委、市政府接待中心一事。眉山市经济不发达,却还斥巨资建五星级饭店,违反国家有关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的规定,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来源:1月4日人民日报)

  从这封来自于退休老干部的举报信上,我们看到了已经退休的党员干部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热忱。以及敢于坚持原则,和对个别地方政府官员铺张浪费行为的极度反感厌恶。

  一个豪华奢侈的政府接待中心,多次举报得不到制止,最后竟然需要众多老...

Read more

“有准备的”邓文迪不可能不成功


  7月20日,鲁珀特·默多克因电话窃听丑闻出席了英国议会听证会并接受了10名议员的集体质询。令人意外的是,听证会遭到示威者搅局。一名示威者手拿一个类似泡沫刮胡膏盘子的东西砸向默多克,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迅速跃起,第一时间抬手给袭击者一巴掌,袭击者随后被警方带走。这一举动震惊世界,路透社称赞邓文迪“为自己的男人站出身来”,成为了当天的英雄,更有英国媒体报道,邓文迪的表现,让默多克形象得到部分挽回,新闻集团股票上升了6%。 

  在默多克因电话窃听丑闻接受议员质询的时候,连续两个“意外事件”,向世人闪亮出展现出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