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才是银行忽视风险的罪魁?


  10年前修订新巴塞尔协议的时候,可能谁也想不到10年后的金融海啸。当初打算以资本充足率为主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目标,从如今的结果上看,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完败。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刊发托尼·杰克逊的文章指出,金融海啸真正警告我们的,并非是银行股权国有风险大还是私有更贪婪,而是如何保护公众免受银行业阵发性癫狂的损害?该文指出,我们不能总是说此次银行造成的最大破坏,源自于它们成功地绕过了规则。当时看起来,《巴塞尔协定》要求银行根据贷款额保留一定数量的资本似乎颇为明智,但结果是灾难性的。原因在于,尽管这对增长构成了烦人的限制,但银行着手创建了准贷款(quasi-loan)业务,此类业务同样赚钱,但不在规则管辖范围之内。由此造成了信贷衍生品、表外资产及其他工具的爆炸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