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其实这个称谓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宫廷乐师。《新唐书·礼乐志》中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选了三百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们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的由来。
唐玄宗的梨园弟子中,有许多才艺极高的艺人,如乐师李龟年、雷海清、黄幡绰,舞师公孙大娘,歌手许和子、念奴等等,都是当时一流的艺术家。他们在音乐、舞蹈、演唱等艺术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使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显得更加光辉灿烂和绚丽多彩。然而,随着盛世的终结,他们的艺术人生也急转直下,变得坎坷不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避难,梨园弟子树倒猢狲散,要么成了安禄山叛军的俘虏,要么流落民间。被俘者当中,包括善弹琵琶的雷海清和擅奏拍板的黄幡绰。这两个人由于性格不同,后来的结局也大不相同。
雷海清坚贞不屈。郑处诲《明皇杂录》中记载,一日,安禄山在长安西内苑重天门北凝碧池举行大宴,命梨园弟子奏曲作乐,雷海青不愿为叛军演奏,便称病不去,被安禄山派人强押到场。这些梨园弟子相对而泣,曲不成调,安禄山大怒,言有泪者当斩。雷海青忍捺不住,对着安禄山,举着琵琶,奋力往地上一摔,琵琶被砸得粉碎,然后面西放声大哭。安禄山暴跳如雷,下令将雷海青在试马殿前肢解示众。同样被安禄山俘虏并出任伪官的大诗人王维,获悉雷海青死难之事后,很是感动,遂赋七绝一首:“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诗后来还成为王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证明。安史之乱后,唐肃宗赠封死难大臣,其中就有乐师雷海青。清人洪昇作传奇剧本《长生殿》,其中有一出《骂贼》,便是讲述雷海清骂贼这段历史故事。
黄幡绰则机智圆滑。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中记载,黄幡绰当了俘虏后善于见机行事。一天,他听安禄山说做了一个怪梦,正百思不得其解,便马上吹嘘说自己会解梦。安禄山问他:“我梦见自己衣袖筒很长,我的手臂怎么也伸不出来,你说说这个梦是什么预兆?”黄幡绰说;“这是个大吉之梦,衣袖长而不能伸出手,意味着陛下垂拱而治,不必费太多的心力就会天下太平。”安禄山又问:“我还梦见宫殿中的窗格倒立,预示着什么?”黄幡绰说;“这是改朝换代,革故重新的象征。”安禄山听后心里美滋滋的。安禄山叛乱平息后,黄幡绰被抓来问罪。有人举报黄幡绰曾给安禄山解梦,拍安禄山的马屁。黄幡绰向唐玄宗辩解说:“臣落入贼人之手,若不取得安禄山的欢心,实在难以活命。虽然我给他圆梦的话说得好听,但我知道他一定会失败。”唐玄宗问他:“何以知之?”黄幡绰说:“他梦见袖长出不了手,预示成不了事;梦见窗格倒了,预示胡(糊的谐音)不得。胡不得即胡人得不到天下。”唐玄宗听了大笑,不再追究他。
雷海清坚贞不屈的精神固然可嘉,却忘记了“大丈夫能伸能屈”这条古训,因而白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黄幡绰显然更聪明一些,他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所以顺利度过了人生中的一道难关。历史常常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做雷海清,还是做黄幡绰?(文/谢志东)
雷海清的坚贞与黄幡绰的机智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