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巴克(不好意思,又是星巴克)翻看一本过期的《周末画报》,看到我的前偶像陈彤大师的一小段文字,自从N年前拜读了她的大作《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以后,每每看见署了她大名的书或者文章,都忙不迭地一睹为快,就觉得她说的话总是精确度极高地正挠在我心里最痒痒的地场儿,跟大夏天喝了冰可乐一样让人彻头彻尾地感到清凉。可这次不太一样,这次她是这么说的,“在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新年大计也就是吃个什么好吃的,穿个什么好穿的,后来成了大姑娘,新年大计就改成名列前茅金榜题名,招老师同学待见,拿奖学金什么的,a再后来成了老姑娘,新年大计就改成一定要嫁出去,好不容易嫁了人,新年大计又改成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买车什么时候添丁进口……”。看了之后,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怎么活得这么非主流,都四月份了,奥运年的四分之一都过去了,竟然连个最起码的计划都没有,还想不想进步了?!
其实也不是我主动地不想,只是身在北方的城市,习惯了总拿“一年之计在于春”来说事儿。漫长冬天的寒冷和阴霾,的确是让人难以提起“意气风发”的情绪,所以就连时尚人士眼中“令人发指”的衬裤,都可以成为羁绊我们身体和大脑锐意前行的原罪之一。对于终日看着自己脚趾尖行路的人们,只有阳光明媚到足以经过地面的折射来刺痛我们的眼睛的时候,才会下意识地抬起头,看看前面的路。
前两天跟大连的开发商去北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在春寒料峭的小北风中瑟瑟发抖地挤在电瓶车里看一个别墅项目,正当大家七嘴八舌热热闹闹地褒贬点评之时,同行的一位资深记者朋友不无感慨地说,怎么忽然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特没劲啊。之后大家一片嘘声,然后陷入集体沉思。说真的,我早就觉得自己活得挺没创意的,但老子他老人家早就说过,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即使这世界上每天都有能力并且有机会去创造和经历新事物并且活得激情高涨的大有人在,我每天用几乎同样的思维方式去重复几乎同样的事情也属正常,更何况其实所谓创意,不就是人家用塑料袋你用包袱皮人家开小轿车你骑脚踏车嘛。
清明节过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也就到了。今年的清明节是法定要放假的,所以今年的春天就开始的颇具仪式感。2008是挺特殊的一年,有奥运大事贯穿着,国人的情绪都被舆论牵引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积极向上起来。电台每天播着公益广告,“每天进步一点点”或者“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在奥运大背景之下,大家心里自然而然地都生出些许计划。也许微薄也许宏伟,但无论如何心里总是有了牵挂的东西,就会活得更加地有真实感。
所以我觉得我至少该有个看上去像点样儿的计划,毕竟我也算是个积极要求进步的好青年。
于是开始在心里搜罗2007值得纪念的点点滴滴,需要弥补的林林总总,想找出些作计划的线索和由头。俗话说,缘由愿生,先设定目标,再每天进步一点点,计划还是会实现的,如果我努力的话。
所以我决定花多一点时间在家里,努力做一个孝顺媳妇贴心女儿单纯妻子和开明妈妈,对身边最亲近的人更体贴更细心一点儿,把他们当成内心珍惜着的人,彼此信任,心怀感激,爱他们,永无止境。
遇到喜欢的东西,留得一份清淡余地,若希望它存在并且长久,就不许自己沉溺其中。做一个天然的女子,素面,不染头发,穿棉布衣裙,戴纯银的首饰,喝锡兰红茶和黑咖啡,看书,写字,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慢慢说话慢慢行走,相信爱情,相信海誓山盟,带着可靠的温度,与不讨厌的人略带疏离感地交往,理解倾听并且懂得,不动声色恰到好处地在她们身边,不去争执不去勉强亦不去过多要求。
认真工作,真正用了心思在其中。对老板要尊重对员工要耐心对客户要热情对合作方要诚恳,学会接受那些无能为力去改变的事情,或者试着改变自己。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支持环保,关爱生命,不用塑料袋,少买些多余东西。
……
在什么时刻,遇见谁,发生什么事,事后证明,我们什么也预言不了。但是既然有了计划,即便是再怎么努力,都结论未知的计划,也要赶紧趁着眼前这明媚春光让自己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努力总比无所事事强很多,有方向总比没方向让人心里踏实,双手有了想牢牢抓住的东西,心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走,所以,2008年的春天,让我们一起进步吧。
200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