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乐活-连孩子都看出大人的身教问题


  连孩子都看出大人的身教问题

 

前几天,上海雏鹰世博文明行动儿童论坛上,公布调查大人十大“生活陋习”排行榜如下:乱扔垃圾、乱穿马路、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粗话和脏话、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公众场合穿睡衣、不文明养宠物、不文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浪费水电和粮食。如果在国内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文明城市-上海尚且如此的话,其他就不需要多费笔墨了。

 

惨的是,连孩子都看出来大人的身教问题喽!然而,这就像家庭暴力一样,尽管有些小时候被打得厌恨暴力至极,可当有一天自己做父母了,会不自觉地循着父母的管教模式对待孩子,也只学会使用暴力处理冲突。所以这些“耳濡目染”的孩子,虽然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这是陋习,很可能也会不自觉地有样学样,光看看我们“抖腿”这个行为,到今天在孩子身上依旧看得到,我们究竟要几代过后,才能向文明社会看齐呢?

 

很多人都悲观的认为要三、五十年时间才看得到文明中国人,但我从来不觉得如此,总是相信如果央视肯认真做一个温暖有趣的生活文化栏目,必定会让大家看后,不知不觉地改变生活陋习,而且竞相当一个自尊和受人敬重的公民。说到这里,正好我们昨天读心书会举办“如何当父母?”的讲座,老师请大家各自选出成功三要素,这是在去除掉所罗列的三十个选项里如真诚、责任、努力等等后,所挑到最后的三项,我发现有好几个人留下“自尊”这一项,可见得我们长久来低自尊的民族性格里,一直潜藏着希望被别人尊重的意识,却没有一个可以不再虚伪、矫情的学习环境,让人自然地潜移默化。

 

“上梁不正”的真理,正是提醒我们应该还原“身教”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我多次参加一些研讨会之类的活动,发现都已经算是民间自发性的文化交流了,还是不免套路地说些官话,搞些自己都不能真心诚意面对的仪礼,更何况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许多口号式的谈话场面,如何让我们下一代真真实实地学会诚恳、信任、坦然呢?再多的“五劝”行动倡议:一劝不乱扔垃圾;二劝不乱穿马路;三劝不随地吐痰;四劝不浪费水电、粮食;五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到头来,跟大家视若无睹的满大街教条一样,起到过什么作用了吗?还不如我们读书会的日积月累,哪个成员随便站出去就是不一般:温和有礼,真诚自信,精神面貌大不同。

 

细数那十项不文明行为,每一项都是我们身体环保、心灵环保和生态环保“乐活行动三环扣”的负性行为,也就是一个随地吐痰的人,除了个人素质低落外,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肯定不佳,对爱护环境也毫无意识,但是反过来,很容易就成了一个“乐活达人”,能够符合三环扣精神喽!

 

国民素质是国力的根基,不只是对外形象而已,包括国民身心健康成本,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两者延伸出来的社会安全和国力储备问题。说真的,我们都已经没有条件再一代代消耗下去了,今天孩子们看出了大人的负面身教,意味着这个恶因会继续种下去,我们确定希望他们还是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浪费粮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