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第八届中国企业家年度论坛


位于亚布力的“中国企业家年度论坛”(www.cefco.cn)是目前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企业家论坛,今年是第八年。正月十五那一天,我应邀参加了本次的年会,同时,作为“互联网回顾与展望论坛”的对话嘉宾。(《第一财经》做了电视报道,估计这两天播出。)

 

搜狐网当天就做了一个专题报道,反应速度很快,http://business.sohu.com/s2008/ybl2008/但是错误也不少,而且记录和传达的内容过于简单。那一天在场的听众有近200人,而且,三个论坛的发言嘉宾都是中国各行业的企业领袖,他们都表达出了非常精彩的、对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深入思考,记录工作上确有一点遗憾。(不少1.0的门户网站,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新闻报道,小编小记们的时间和知识都是缺乏的,不太可能充分地就某一个具体事件作出足够深入的报道。——当然,我也坦率地承认,价值中国网的编辑记者们如果也面临这样的每天大量报道,一定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一个管理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媒体,即使是“传统的”1.0网络媒体,已到了需要创新的时候了。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倾向性观点,请不要误解。1.0网媒和2.0网媒肯定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不同定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没有意义。稍后另文讨论1.02.0的深入话题

 

我想王志东、任志强、或者田溯宁先生,应当没有时间自己去整理他们的会议发言,而我是媒体的经营者,所以花时间写日志是我的工作之一;同时,讨论这些问题有利于我思考用户体验和经营策略。当天我的发言记录和其它嘉宾的部分发言记录如下.价值中国网计划稍后作些专访。(在这一点上,价值中国网的定位不仅仅是报道事件,还应当准确地传播观点。——更高的追求是"创造知识")

 

——互联网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互联网-隐私权”。关于“全球化”的话题,没有谈得太多,后两个话题是当天的焦点。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最近的“艳照门事件”。胡泳的观点是,“艳照门事件”使“两岸四地”和“国内国外”的华人,注意力空前的“一致”、也空前的“团结”。胡泳认为,这个“艳照门事件”可能是中国“八卦文化”的巅峰之作,也就是说,八卦文化的“经营”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倡导互联网的实名制”,只是我当日发言的论题之一,讨论得不多。很多反对实名制的人,通常的意见是“实名制”可能限制言论自由,其实很多人没有想清楚到底什么是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比如,用“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区别对待的方式(参照韩国的作法),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这个问题。——很多人在讨论“言论自由”的时候,忘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当前更迫切的发展问题。关于实名制,我在不同场合说过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人的互联网”vs.“眼球的互联网”。都说“互联网经济是眼球经济”,林永青认为,十年前是对的,但今天再这么说,就已经很落伍了。自从用户开始参与建设互联网以后,互联网肯定是“人的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和所有的经济形态一样,肯定是“人的经济”。“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远远大于“眼球”。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和网络用户——而且很大程度上,二者是一回事——都要深入思考这个关乎自身生存的问题。

 

——“互联网要不要管理?”与会者多数认为需要管理。不少听众(都是家长)在会议现场,言辞激烈地表示了,“中国现在的互联网就是‘很黄很暴力’的互联网”,这说出了一个事实。林永青一直都表示,即使只有少数的网站在从事“正”的信息服务(中国传媒大学贾品荣语),价值中国网也要坚持我们专业化取向。我坚信“价值”的力量是最终的力量。

 

——胡泳和张树新有一个共识,就是“互联网是一个新技术创造出来的新‘物种’,它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与传统媒体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实质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多数与会者表示,互联网应当进行“有限的管理”。(其实,我所提倡的“实名制”,就是“有限的实名制”)张树新和张醒生都认为,理想的治理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这听起来很有“民主性”,但我怀疑这种“自下而上”方式的可操作性。

——至于以何种方式“管理”互联网,有几种意见。有提倡“自律”的“自我管理”(张醒生);有提倡“政府立法”的(林永青);有提倡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王维嘉);还有听众说,应当通过教育(这更令人怀疑可操作性)。林永青的观点是:互联网就是一个“人”的社会,中国的“网络人口”已经相当于美国的国家人口。这根本就是一个“国家”了,不立法是根本不可行的。

 

——张树新、胡泳、田溯宁等互联网“老人”表示,20年前在中国推动互联网时,没有料想到今天的互联网与他们当初的设想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别。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说,“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的“价值”和深远意义,比互联网对任何一个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都重大得多。”

——我的一个延伸观点是关于“全球化”的——世界不“平”有很多原因,我认为,导致世界不“平”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技术、不是资本、不是制度,而是“语言”(以及“后面”的“文化”)。有两个基本数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1、全世界85%的知识是用英文写的;2、据预测,2015年左右,中国将成为全世界说英文的人口最多的国家。毫无疑问,互联网已经是、也继续是“语言全球化”的主战场。

 

——谈到互联网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和为中国改革开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张树新在论坛会现场非常动情,话语哽咽、眼眶湿润

 

整个互联网论坛会,在极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未完稿,价值中国网稍后将与部分嘉宾进行深入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