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乎?权力也!


魔术乎?权力也!

 

舞台上,魔术师从口袋里能掏出大把大把的钱,却没有人会觉得学会这一手,他会成为超级富翁。

因为谁也知道“把戏把戏,全是假的”。

现实中,经济开发区却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大片的商品房。因为开发区位置不错,房子卖得很火。这却引来了人们的侧目和艳羡。

因为本来只能产出粮食的土地,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而地方政府正扮演着拥有超级魔法力的魔术师。

      1992年成立的朔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城区东北角,占地16.4平方公里, ,1996年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这里却林立的厂房和繁忙的生产,取而代之的是大片住宅楼拔地而起。(见《山西晚报》2006年8月17日《经济开发区内大肆开发商品房》一文)

其实,在房市已经热得烫人的今天,住宅楼的蜂拥而起已经不是新闻。但朔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法力无边的魔术师。

房地产公司公开竞标入驻,而且房地产开发所需的五证齐全,因为按照朔州市的总体规划,开发区的起步小区已调整为城市生活用地。

通过一个小小的调整,用地性质就变了,当地政府就能拿到每亩90万元的“收益”,同时有十余家单位也沾了光,可以划拨到地,再建成商品房卖出去。

就像魔术师那轻轻的一晃,在人们还没看清怎么回事的时候,经济开发区变成了大片的商品房,占据着开发区的西南部,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地方。

而那轻轻一晃的道具,就是那个有名无实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有四五家比较大的生产企业,除了一个亚麻精纺厂和两个石材厂外,一个是生产塑钢的企业也是以开发房地产为主,塑钢门窗和混凝土只是它的配套产品;一个是陶瓷厂则早已停产。位于开发区东部的工业区,大约有一半多的地方,但还没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他的商业金融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等,则散落其间。

戳穿这样的把戏,其实很简单,只要揭开那幅遮羞的面纱就行。

山西省政府2004年第3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发区管理的办法》第11条规定:“开发区内产业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等生产建设用地不得低于开发区规划面积的70%—80%。严禁利用开发区土地进行商品房开发。”且从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已经建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治理整顿,并重新对其进行审核认定。但到现在,朔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未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关键是谁来做这个揭开黑幕的人,至少新闻媒体没有这个能力,能够撩开遮羞布的一角,让人们一睹幕后可能潜在的猫腻,就已经尽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而人们怕的是被魔术师的邪火烧了身,因为魔术师本来就是被合法赋予了权力的人,而要拿掉这种具有超级魔法力的权力,还得靠曾经给予了他法力的人,或者说使用有这个权力的人。

                                                          费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