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挨批30年,叫人期待还是让人无望?
由于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我国的医改一直牵动着政府和广大民众的神经,虽经多年摸索,仍没有找到一条较为理想的路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陈竺执掌的卫生部能否有所作为,有效破解看病难、看病贵这个老大难,人们莫不寄予了极大期待。
作为卫生部长,陈竺能够理性地认识到其中的难度,不唱高调,不说过头话,不作不切实际的许诺,着实值得赞许。然而,就在众委员热心替卫生部出谋划策的时候,陈竺部长却说准备30年挨批,不只是给那些委员们迎面泼去一盆冷水,更让广大社会公众凉透了心。
准备挨30年的批评,是消极畏难情绪的体现。用陈竺部长的话说,中国现在是用占全球2%的医疗卫生资源支持占全球22%的人口,要使老百姓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所困扰,其难度可想而知。群众在抱怨的同时,也不是不理解,更没有对卫生部有多少苛刻的要求。陈部长的表态,且不说是否过高估计了困难,单从让群众耐心等30年,就可以看出,卫生部不是迎难而进的勇气和魄力,而是采取知难而退的消极作派。物价、就业、股市等等,同样都有不小的难度,如果各个部门都抱着这样的心态,让大家批30年,等30年,我们还怎么去指望社会的发展进步?
准备挨30年的批评,是不作为思想的流露。中国的医改,难不难?当然难。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积极探索、研究对策,千方百计化解这一难题。这也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可是,陈部长竟然说出准备挨30年批评的话来,俨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骂就骂吧,反正我无所谓。试问陈部长,你这个部长能够当30年吗?让群众等30年,是叫人期待还是无望?果如此,还要卫生部干啥?
准备挨30年的批评,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的漠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一项最基本的民生权利,随着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无不期待加快医改进程,使这项基本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真正实现平等共享。甘愿挨30年的批评,说白了,就是对群众这一权利的漠视,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群众生病了,难道能够等到30年以后再医治吗?!
因此,陈部长的说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