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我们这些60后的学生时代根本没有的名词,现在却经常要挂在嘴上,更要为之付出很多。
而今的学生,三大战役的面对似乎已经完全无法回避。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高中升大学的高考!而三大战役之后更是大决战,那就是就业!而每次面对这些战役,是学生最紧张?还是老师最关注?还是家长最焦虑?!
昨晚和老友高医生在MSN上相遇,唯一的话题就是他儿子和我女儿的中考问题。长聊之后惟有的是感叹和无奈。我和高医生曾经是邻居,他儿子是非常聪明和机灵的男孩;而我的女儿则是一个懂事和美丽的孩子,更是个勤奋也不失聪明的孩子。
中考,现在的火热程度也许并不亚于高考,学生的紧张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女儿的作息时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初二第二学期前,晚饭前可以把作业基本做完,饭后可以小看一会电视,弹一会琴,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而如今,不到晚上11点是无法休息的,而周末几乎则都要补课。这些努力换来她在年级前10名的“宝座”!
对于一个学生,有目标感和学习紧张感不能不说是个好事。我女儿一直把进入市重点中学设定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她自己给了自己很多的压力,让自己不断的前进。而沉重压力的另外来源也许不是她本人,而是环境!
记得女儿小学升初中时到上外附中去面试,校门口长长的车龙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子女们在考试时,校内外焦急的家长们的表情和言语,给整个校园笼罩了强烈的紧张气氛!不要说是应试的学生,就连我也感到了非常的紧张!因为我们太渴望那个理想结果了。类似的这一幕在中考时又出现了,长长的车队,焦急的眼神,热议的话题,结果的预测,未来的畅想……
家长会,还是家长会!最近小孩的现状,学校的升学目标,老师的担忧和期望,家长要配合的学习关联工作……。从校长到班主任,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没有一个不是关注和紧张。中考是检验他们教学成绩的晴雨表,当然更是他们的责任。于是他们废寝忘食,他们要求学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
我朋友高医生的儿子似乎和其他学生不同,当大家都在最后冲刺时,他很放松,也没有把成绩和中考太当会事。因为,他们正在办移居加拿大,而据说那里的学习生活远没有国内那么紧张,所以……。
上海近几年有30%的应届大学生无法找到工作,而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有相当比例因不能适应工作环境和眼高手低没多久就被迫离职或被炒!找工作难似乎成了高校老师、应届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呼声,而企业则在高呼,应届生我们不要!
进个好中学进而再进个好大学,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回答肯定不是。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走丁俊辉、刘翔或姚明之路吗?
还是去挑战社会环境和企业用人制度?
也许我们没有选择,只有去适应。
没有一张大学文凭,也许企业的招聘官连看都不会看你,更不用谈进入企业和展示自己。而有了一张文凭就是有能耐的人吗?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的所学知识又能用到多少?我们真的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了吗?我们了解企业和良好的心态吗?
中考,学生可以不紧张吗?
他们没有选择!
中考,老师可以不关注吗?
他们更没有选择!
中考,家长可以不焦虑吗?
我们只有感叹与无奈!!
中考的集结号到底为谁吹响?
每年的号声是否会有新的旋律,让学生、老师和家长有释然的感觉?
何时才可以不闻号声,企业却发现更多的学生是他们所需的?!
我们要等多久呢?
而今的学生,三大战役的面对似乎已经完全无法回避。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高中升大学的高考!而三大战役之后更是大决战,那就是就业!而每次面对这些战役,是学生最紧张?还是老师最关注?还是家长最焦虑?!
昨晚和老友高医生在MSN上相遇,唯一的话题就是他儿子和我女儿的中考问题。长聊之后惟有的是感叹和无奈。我和高医生曾经是邻居,他儿子是非常聪明和机灵的男孩;而我的女儿则是一个懂事和美丽的孩子,更是个勤奋也不失聪明的孩子。
中考,现在的火热程度也许并不亚于高考,学生的紧张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女儿的作息时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初二第二学期前,晚饭前可以把作业基本做完,饭后可以小看一会电视,弹一会琴,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而如今,不到晚上11点是无法休息的,而周末几乎则都要补课。这些努力换来她在年级前10名的“宝座”!
对于一个学生,有目标感和学习紧张感不能不说是个好事。我女儿一直把进入市重点中学设定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她自己给了自己很多的压力,让自己不断的前进。而沉重压力的另外来源也许不是她本人,而是环境!
记得女儿小学升初中时到上外附中去面试,校门口长长的车龙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子女们在考试时,校内外焦急的家长们的表情和言语,给整个校园笼罩了强烈的紧张气氛!不要说是应试的学生,就连我也感到了非常的紧张!因为我们太渴望那个理想结果了。类似的这一幕在中考时又出现了,长长的车队,焦急的眼神,热议的话题,结果的预测,未来的畅想……
家长会,还是家长会!最近小孩的现状,学校的升学目标,老师的担忧和期望,家长要配合的学习关联工作……。从校长到班主任,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没有一个不是关注和紧张。中考是检验他们教学成绩的晴雨表,当然更是他们的责任。于是他们废寝忘食,他们要求学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
我朋友高医生的儿子似乎和其他学生不同,当大家都在最后冲刺时,他很放松,也没有把成绩和中考太当会事。因为,他们正在办移居加拿大,而据说那里的学习生活远没有国内那么紧张,所以……。
上海近几年有30%的应届大学生无法找到工作,而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有相当比例因不能适应工作环境和眼高手低没多久就被迫离职或被炒!找工作难似乎成了高校老师、应届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呼声,而企业则在高呼,应届生我们不要!
进个好中学进而再进个好大学,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回答肯定不是。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走丁俊辉、刘翔或姚明之路吗?
还是去挑战社会环境和企业用人制度?
也许我们没有选择,只有去适应。
没有一张大学文凭,也许企业的招聘官连看都不会看你,更不用谈进入企业和展示自己。而有了一张文凭就是有能耐的人吗?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的所学知识又能用到多少?我们真的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了吗?我们了解企业和良好的心态吗?
中考,学生可以不紧张吗?
他们没有选择!
中考,老师可以不关注吗?
他们更没有选择!
中考,家长可以不焦虑吗?
我们只有感叹与无奈!!
中考的集结号到底为谁吹响?
每年的号声是否会有新的旋律,让学生、老师和家长有释然的感觉?
何时才可以不闻号声,企业却发现更多的学生是他们所需的?!
我们要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