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龙治水”三鹿毒奶粉事件暴露出什么?
2008年9月11日晚间,新华社发布通稿:中国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2008年9月11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强调,任何中国制奶粉也禁止在境内售卖,但部分受污染的奶粉有可能非法流入市面,供应给华人消费者,管理局呼吁民众不要购买或食用。
同时间,三鹿集团也发布了一则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时距离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开始调查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已过去整整56天。
2008年9月11日,国家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食用被召回的相关批次和品种的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应尽快就诊。同时,国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由国家卫生部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已赶赴奶粉生产企业所在地,会同当地政府查明原因,查清责任,并将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沪上全部停止销售三鹿奶粉。
侵犯和践踏公众知情权
在毒奶粉公共安全事件中,我们一些部门和媒体,面对国内“奶粉业龙头企业”的三鹿,或出于“关心企业品牌”对“广告大客户保护”等因的考量,采取模糊处理手法,实际上构成对公众知情权的直接的侵犯和践踏。
2008年9月11日,三鹿承认700吨奶粉存在严重问题予召回。腾讯财经电话连线三鹿集团传媒部,三鹿的回答是“三鹿是奶粉行业品牌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如果真的有这样的问题,相信质检部门会查个水落石出。三鹿集团委托甘肃权威质检部门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质量是合格的。”这个回答说明,三鹿奶粉是合格的,没有质量问题;强调结论是由权威质检部门检验后发布,真实、可信。
可是,就在发表回复后,国家卫生部和三鹿集团自身都发表完全相反的声明,承认三鹿奶粉确实存在严重问题。民众面对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公众又该如何解读呢?
四龙治水该问责谁
奶粉作为食品类,其产品质量的监管,我国至少有四个行政管理部门在做相同一件事,四部门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部。虽说“大部制”改革。让国家卫生部兼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省以下仍是自成一体。
表面看,多个部门对食品实施综合管理,显得够重视。事实上,这种综合监管是无效的,遇到好处争着抢着,遇到难题推着踢着;为了各自利益,有时竞相巴结、讨好被监管对象,玩猫和老鼠游戏;有时用恶意监管逼迫就范。多头管理,实在少效率又损害政府形象。
中国机构越改越多,职能交叉、职能重叠,到处可见,期望值极高的“大部制”结果,也让百姓失望。
毒奶粉事件后,更多关注的是生产者,却少反思毒奶粉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你想,四龙治水,该向谁问责呢?
四年前阜阳毒奶粉事件,曾导致多名儿童死亡,更多的孩子成了“大头娃娃”,舆论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可相关监督部门,似乎没承担应承担的责任,也没看到一位官员受到刑事处罚。因此,对食品和药品管理,国家应明确授权,由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全程管理,出了问题领导应承担何种相应责任。
如果能看到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部长和各级官员引咎辞职的消息,我想中国就不会出现类似毒奶粉事件了。
三鹿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鹿的劣迹,此次毒奶粉事件并不能说是偶然。2005年7月,三鹿就陷入早产奶丑闻,向市场销售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2004年的阜阳毒奶粉事件中,三鹿的奶粉也一度登上官方的不合格奶粉名单,三鹿采取系列危机公关动作,方转危为安。
三鹿的荣誉,三鹿奶粉、液态奶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再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曾强力推介三鹿产品。2008年更是三鹿“荣誉年”。年初,三鹿“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据称这是“中国乳品企业首次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6月25日,三鹿成为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乳粉”的合作伙伴。
三鹿改变我们的生活。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称,三鹿一直秉承了“为了大众的营养健康而不懈进取”的企业宗旨。就在此次“结石事件”曝光的前一个月,8月初,在由多家媒体主办或参与“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支持的“30年,谁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大型品牌发布会上,三鹿奶粉荣获“30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品牌”。
今天就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真的,会令很多中国人“改变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更多只是无奈、迷茫和心酸。因为,国家奶粉行业的龙头企业,扛着国家“金子招牌”的企业,中国人好几代人喝了好多年的“三鹿奶粉”, 现在的三鹿集团,其社会责任感竟然如此苍白和缺失,我们还能够相信谁?三鹿品牌竟然成为毒害婴儿的毒奶粉,中国人还能放心喝啥?
相关资料之一:
三鹿有毒奶粉暴露出的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
虽然在各个媒体的遮遮掩掩下,偶有报道中的“某品牌”奶粉终于水落石出了!问题也查明了真相,但这都是在有网络、舆论的监督下才出现的结果。
到目前为止,事情虽然水落石出了,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早在今年六月湖南就已出现多数类似病例,也怀疑与问题奶粉有关,家长也通过政府的信息系统上报国家质检总局。但换来的只是敷衍了事。
二、这么多的病历来自不同地区,早7月就已通过各地卫生厅上报,人命关天的大事为什么要事隔两个月才能水落石出,而且是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
三、今年六月湖南的病历报告中,问题奶粉的厂家就已登门拜访过,应该说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在卫生部发布新闻发布会的前几个小时还在为自己狡辩!卫生部的新闻一发出后,短短几个小时态度来了个360度大转变,立刻承认了问题所在。要我说这样的企业应该立即倒闭,如果让这样的企业存在只能祸国殃民。
四、7月16日就已经上报甘肃卫生厅,一直说样品已经送去检测,奶粉被化工原料污染这么大的问题,检测起来就那么难吗?还是要刻意掩盖,如果不是掩盖,那只能说名相关政府部门的效率极其低下。还有直到卫生部权威报告的当天上午,还在替问题奶粉澄清掩盖“甘肃省卫生厅就问题奶粉事件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目前甘肃全省已上报病例59人,死亡1例。初步确定婴儿病情与奶粉无直接关系”。这其中是否存在灰色交易!
五、当天下午问题奶粉厂家居然厚颜无耻散布新闻言论“三鹿奶粉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排除竞争对手栽赃”还是那句话这样的企业应该立即倒闭,如果让这样的企业存在只能祸国殃民。
六、为什么问题发生了这么久,大部份主流媒体失声,最后还是在网络舆论监督下才水落石出,这中间夹杂了形形色色的掩盖。就在今天在这个版块还有无良枪手在替问题企业转移视线,你们的良心哪去了?
以上暴露出来不仅仅是问题奶粉本身,暴露出更多的是我们的机制与体制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谁能保证不出现第二个非典、第三个、第四个问题奶粉,所以说问题的实质不解决食品安全就无从谈起!
相关报道:
三方说法大相径庭
[昨日上午]
甘肃省卫生厅:初步确定婴儿肾结石与奶粉无直接关系
昨日上午,甘肃省卫生厅就问题奶粉事件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目前甘肃全省已上报病例59人,死亡1例。初步确定婴儿病情与奶粉无直接关系。
甘肃省卫生厅办公室陈建红向记者表示,在事件发生后,省卫生厅与卫生部安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目前初步确定与配方奶粉无直接关系。甘肃省卫生厅还安排卫生监督机构对患儿食用的奶粉进行了采样,共采样6份,已送国家有关部门检测。为防止假冒产品影响,甘肃省卫生厅还对其来源进行了追溯。
陈建红表示,考虑到发生患例的儿童基本来自农村,存在食用假冒产品引起患病的可能。
调查组专家认为,婴儿肾结石症由多种因素促成,甘肃当地区域的水质偏硬,溶于水中的钙、镁等盐类较多的水,非常容易诱发肾结石。
[昨日下午]
三鹿集团:三鹿奶粉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排除竞争对手栽赃
昨日下午,三鹿集团传媒部杨爱在向记者介绍问题奶粉事件最新进展时表示,目前仍无证据表明婴儿患病与食用三鹿奶粉有必然联系,甘肃质监部门对三鹿奶粉的检验结果显示该厂奶粉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杨爱还表示,当前奶粉市场竞争激烈,不排除竞争对手耍卑鄙手段,栽赃陷害三鹿奶粉。
杨爱介绍说,听闻外界关于婴儿患病疑似与食用三鹿奶粉有关的传闻,该厂立即派人前往甘肃、江苏等地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调查。据其介绍,三鹿集团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奶粉各项标准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杨爱称,受问题奶粉事件影响,三鹿集团明年的上市步伐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杨爱表示,虽然目前三鹿奶粉仍正常销售,但可以预见将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三鹿集团希望质检部门尽快调查,届时公布事实真相。
[昨日晚上]
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食用被召回的相关批次三鹿奶粉
据新京报报道,卫生部昨晚通报,近期甘肃等地报告的多例婴幼儿肾结石病例,经相关部门调查,目前高度怀疑他们均食用了被一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牌奶粉。
针对近期全国多省市均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件,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在国务院部署下联手开展紧急调查。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对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事件中的肾结石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同时质检监测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因此,卫生部在通报中称: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昨日亦发布声明,称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为对消费者负责,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有消息称,受污染奶粉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目前,医学专家正在研究制订肾结石患儿的诊疗方案。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食用被召回的相关批次和品种的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应尽快就诊。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
由卫生部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已赶赴奶粉生产企业所在地,会同当地政府查明原因,查清责任,并将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沪上全部停止销售三鹿奶粉。
来源:《联合早报网》
网址: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lx080912l.shtml
相关资料之二:
毒奶粉事件扩散 FDA禁止使用华制婴儿奶粉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11日宣布中国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在美国是非法的,呼吁民众不要买中国制的奶粉。此前中国官方宣布一种受污染的奶粉已经造成一名婴儿死亡,目前中国国家卫生部就多个省有婴儿吃了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出现肾结石展开调查,追究责任。
据香港星岛新闻集团报道,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强调,任何中国制奶粉也禁止在境内售卖,但部分受污染的奶粉有可能非法流入市面,供应给华人消费者,管理局呼吁民众不要购买或食用。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说,管理局担心中国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这种成分曾经在中国生产的宠物食品中发现,而且在2007年导致几百只猫、狗生病甚至死亡。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调查者2004年在美国的一个少数族裔零售商店中的货架上发现了中国产的婴儿奶粉,但是却没有证据显示这些奶粉还在美国商店里销售。
中国官方11日称一个受污染的婴儿奶粉已经造成一名婴儿死亡,而且使得很多其它使用这个奶粉的儿童患上肾结石。该奶粉由三鹿厂家生产,目前这个厂家已经召回了8月6日之前生产的婴儿奶粉。
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可以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中国卫生部已经呼吁民众实时停止食用有问题奶粉,国家质检总局亦会检查全国婴儿奶粉的配方。
来源:《星岛环球网》2008-09-12
肉址:www.stnn.cc
相关资料之三:
奶农怎么成了三鹿的替罪羊
三鹿奶粉的“结石门”事件,目前已导致一名儿童死亡。三鹿集团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目前,公安机关已开始抓捕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奶农,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9月12日电)
又是一起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民以食为天,可现在这食品让人难以下咽,外表“水灵新鲜”的水果蔬菜,大多是被农药“滋润”出来的,标榜“保鲜防腐”的加工食品,不知又会含有啥些化学成分。成年人抵抗力好,恢复快,吃到肚子里忍忍也就算了,然而,现在连几个月大的孩子都不能幸免于难。这毒奶粉虽然可恨,可是能如轻而易举的“出笼”却值得反思。
先看看这毒奶粉的流通过程:不法奶农为了利润昧着良心把有毒物质加入奶粉,卖给企业,企业加工成奶粉后商家摆上了货架,通过N个环节之后最后才传到消费者手里。听起来是层层把关、严密无漏的环节,实际上形同虚设。奶源最初就有了问题,为何能进到奶场里,摆到商场上?奶企对奶源没有入厂检查吗?商场没有质量检测吗?工商卫生没有监督抽查吗?出了问题让奶农背上黑锅,牺牲一个,保住了一窝。抓了奶农,看似釜底抽薪,完全解决了,实则还是树大根深。这就像贩毒一样,种毒品的人得的是小利,卖毒品的赚的才是大头。
奶农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关键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止、查处。我敢断言,掺入三聚氰胺绝对不止一个或十个奶农,理由是目前已经有十个省份已有报告病例,十几个奶农不会影响如此大的范围,而且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因为在6月份就已发生很多病例。可见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应该是长期的、没有被重视的事件。
按理说鲜奶收购在入厂时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可厂家却没有发现丝毫问题,让毒奶顺利的走上生产线, 流通到市场。需要疑问是:厂家是真的没有发现还是发现了却不了了之呢?是不是掺入三聚氰胺的鲜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收的话,就无奶可收了?如果是企业知情不报,这样为了自身利益,无视消费者健康,缺乏社会良知的企业,定要严惩,也是杀一儆百。
毒奶粉出厂后,我们的质监部门又在何方呢?六月份的时候在质检总局的网站上就有消费者投诉,恳请“尽快查清”,然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本人猜测应该是工作人员太忙,需要处理的食品事故问题太多,以至于无暇顾及。时隔三个月,暴风雨来临了,我们的质监部门才“及时”现身,开始“严重关注”起来。
所以说,奶农能“顺利”地掺入三聚氰胺, 让毒奶粉流通市场,绝对不是奶农个人的事。让奶农做糊涂的替罪羊是于事无补的,深层的问题不解决,此类事件还会层出不穷,而是还是在吃出病,吃死人以后才被重视。为何我们不能防患未然?那么难吗?
来源:《荆楚网》《南方报网》
网址:http://www.nfdaily.cn/opinion/opinionlist/content/2008-09/12/content_4597343.htm
相关资料之四:
三鹿:是受到污染,还是故意添加?
造成全国范围内众多“结石宝宝”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厂家11日晚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
是自检发现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吗?我不相信!
在饲料、宠物食品、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虚假提高蛋白检验含量,在中国饲料、食品生产中,是一个全球瞩目的现象。中国生产商干这勾当已久,但直至去年美国发现好些宠物因食用中国产宠物食品后生病甚至死亡,才被曝光。美国下令禁止输入中国两家公司生产的小麦面筋和大米面筋,也是因为抽查检验结果证实其中含有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产自煤的化学物质,主要用来制作三聚氰胺树脂,也用于装饰板的制作,粘合剂、涂料、币纸增强剂、纺织助剂等。人和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过去,发现不法厂商在饲料、宠物食品、小麦面筋和大米面筋上下毒手,这次,触目惊心的是,毒手伸向人类最脆弱的婴儿!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的中间产品,如果不是人为添加,绝对不会污染到饲料、食品、婴幼儿奶粉!有人下毒手是肯定的,只是下毒手的,是三鹿还是三鹿的奶粉或蛋白粉供应商?
无论是所谓“污染”,还是故意添加,700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流入市场,厂商、质检、质监部门都难逃其责,面对这么多可爱的“结石宝宝”,应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来源:《联合早报网》2008-9-12 0:35:00
网址: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lx080912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