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十项内需措施发布前一天,正好和几位苏州制造业的外企中国总经理,一齐去浙江东钱湖自驾游时,写的一篇日记,一些粗浅观点供大家一笑。。。
东钱湖草根潭札记
一路驾车浙江行来,氛围都不错,W总和X总两车交替开路,虽事先无沟通,但很默契,非常清楚对方意图,不愧多年老大的功底!
一过钱塘江跨海大桥,就开始渐感“寒意”。
先去了X总供应链下段的一家配件供应商企业,90多人的企业,最近1-2个月下来只剩12人,而他们号称产量全球行业占有率90%(X 总修订为50%),闲聊中,得知他们浙江当地类似的加工型企业已关门了一半,剩下了也象他们一样大量裁员,而之前第一波是从广东开始的。来前一天,这位老板接了无锡企业朋友的电话:说周四还在加班(今年广交会收获还不错),周五突然接到通知,订单全部取消,下周就也要开始考虑裁员了。
饭后去客栈的路上,X总接了个电话,某个推销空调的:12月份大甩卖,机不可失啊!X总回答很干脆:不急,原材料都在跌价,明年价格更便宜!
呵呵,看看现在消费者的心态!!!
美国消费情况可能更糟,衣食住行,除了吃等必须购买的,都可以缓缓。单单衣服穿旧的,就直接导致了X总下家企业裁剩下12人。还好他们是行业老大,席间安慰他们:只要活着就是胜利,几年后美国人有钱又想买衣服了,他们行业可能大部分竞争对手都早已冻死了,东山再起时,天下就任他们逍遥了!
交流后发现X总,W总,H总三家企业的情况都差不多,只是一个先后问题:
作为纺织机械的X总,对投资增长最敏感,今年和去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今年不景气,纺织企业几乎不投资,不增资,没什么新增订单,去年爆接的订单,但今年下半年因为要等增值税改,都不提货了,工人没事情干,放假,因为考虑明年的订单稀缺,已经裁员了56人(5%),接下来会继续下手。。。。
W总的情况有点特殊,就一个客户,几十年的老客户了,但它情况也不妙,订单最多到今年年底,开春没什么订单,也要裁员了。
H总情况差不多,比较头痛的是已有的订单有纷纷取消项目的趋势,产生了不少的纠纷,而新的大订单却越来越成为珍稀的“大石斑鱼” 。
有鉴于此,晚餐的讨论自然而然变成了“冬季”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出路大探讨:
结合几位高手见解,总结如下(从制造业,股市,楼市三方面看):
(1) 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这几年赢利后的利润,投资在哪里?
近几年虽然中国的制造业赚的只是朗咸平所谓的6+1中一份小钱,但毕竟还是有些积蓄,除了一些用于购买可马上获利的设备(引爆了类似前几年X总机械设备类行业的行情),大部分钱却都去了其他投资回报率高行业:房地产,股市,能源等。
也难怪他们不投资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因为老板们普遍不看好,为什么不看好?大势所然:创新型国家,高附加值国家只是政府喊了几句口号就没动静了。贷款,税收等扶植没有任何实质性措施,而楼市,股市之类就不同了,政府直接引导,也从中收益颇丰。就象对待迟到者,宽松会有更多的迟到,严厉则相反,所以引导的力量可决定一切,换个角度,企业只是宏观面上的一些棋子罢了。政府只要抓住棋子的心理特征(例如:逐利),就可轻易指挥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回报如何?
一定会有些少量运气好,正好处于获利兑现阶段的企业,但绝大多数被套住了,也不能怪那些操盘手没有远见,因为钱出来后也没地方去,而企业的钱是不能放在帐上不动的,必须动起来,所以这些棋子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
现在订单少了、没了,过冬的柴火钱没有,企业该咋办?
三条出路:
1.行业前几位,就尽量成本控制,力争活下来,因为你活不了,人家更活不了,不过要下狠手,否则成本控制不下来,先死的可能反倒是你,那来春,行业就会冒出些新老大,重新洗牌。
2.行业弱者,且没什么独道竞争力,那赶快转行到新经济增长点,估计政府一定马上会出台一些中国特色的经济促进措施(回来当天竟然正好出台了十项促进内需措施),趁船小,年轻,魄力一把!
3.没法转型的行业弱者,赶快关门,早一天关门,省一天成本!
现在目前已出台的十项措施引导救市策略和效果会如何?(这是回来后补议的)
现有和十项措施无关的行业企业会象上面三种情况洗牌,适者生存!
而有关的行业企业则要抓住机会,快,准,狠,做好衔接,否则会被转型过来的企业分了蛋糕!
奥巴马上台后,预测将来会怎样?
明年没戏,购买力不会那么快起来,后年慢慢起来,再开始增加订单,反馈到直接消费品可能要从2010开始复苏,到下一节供应链可能再晚些时间。
(2) 股市
股市从高峰到低谷,现在离场变现的赢家是谁?
与政府有关的利益集团,消息灵通的外国投机集团
谁被套住了?
大量国内类似制造业的企业游资和老百姓
影响最大的是哪些行业,企业?未来他们会怎样?
影响最大是制造业:本来操盘手可能没考虑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会这么快而猛,认为制造业的利润被套住也无所谓。反正国际化,他们至少可以因为美国的购买力,小日子会过得不错的,所以还在继续要求升级规范:劳动合同法等相继出招。
但现在华尔街崩盘了,而制造业企业因为没有利润现金,大量过不了冬,很多失业人员会引起社会动荡,这是操盘手最不愿看到的,历史上这种时候他们是很容易翻船的,潜在对手也会蠢蠢欲动的。
但操盘手现在还不会或无能力解套制造业,为什么?因为关键是:如果要解套:那预期解套资金会从哪里来?
(1)已获利离场的赢家:现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绝对不会进场耐力接盘,最多抓几个热点,短线赚点小钱,靠他们借不了套;
(2)新的利润资金:现在经济环境下,没什么稳定的行业利润增长点,新的十项措施也刚在投资阶段,没利润产生。
所以,短期无可接盘大资金可进场,制造业未来的日子不好过!
(3)楼市
房市这几年的增量利润到哪里去了?谁是最大的赢家?
大头被政府收益:价格越来越高,开发商赚的只是价差,而且他们如果现在还有项目没有结束,也是高位接盘,唯一变化最大是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抽利越来越高,所以各级政府是大赢家!
现在被套住的主要是谁?政府会为他们引导解套吗?
专业房地产开发商,半路逐利而来的游资开发商(又包含制造业的利润)
从十项措施看应该不会:政府只是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真正购房需求,维持建筑业从业大军的稳定,避免两方面的社会动荡。
对于高盘被套的,因为跟股市类似的推断,政府认为在目前国际背景下,没办法吸引可接盘大资金可进场,所以最多出台点松绑二套房贷限制之类的政策(这方面好象地方政府比较急,可能高位卖出的土地中,地方分成不菲吧)来忽悠一下残余游资,能回收多少就回收多少!
最后大家预测了一下苏州将来的房价会怎样?
X总:未来两年内会再降1000元
Y律师:最悲观未来两年再降1000-2000(4000-5000)按平均6000元/平方
W总:未来1年再降1000元,
H总:未来1年高端基本不变,低端降1000-1500(或者30%)
水思源: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再降1000-2000元,如果市场还不起来,接下来会崩盘,降到比保障性住房略高点程度。
后记:
1)回来路上在高速休息区,遇到一个新区政府官员交流:他们已在分片包干,看住企业,特别防止台湾企业老板携资潜逃,扔个烂摊子给政府收拾!
2)大家有商议下次草根谭的地点去南京汤山,温泉里据说有很多咬人的小鱼,有种受难普渡的意境!
3)回到苏州的当天晚上,我们草根谭上预见的政府救市的十项政策就出台了,看来温老也没闲着,带着那帮国务院的大臣们,这两天和我们一样,不知窝在哪个皇朝旮旯,搞拯救苍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