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定义很多。以前,人们将管理定义为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现在人们更倾向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缺少的要素。个人根据实践认为,管理首先是管理者要去管,再就是被管理者要去理,管和理互动,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在一个单位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不同的领导,就同一问题,其处理质量或结果大不相同,这与管理者的素质、与领导者实施的有效管理有关。例如,一个部门就某项工作需要做个总结,有的领导以商量的口气对下属说“我们这段时间工作开展的很不错,麻烦你总结一下,最好2天后交给我,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一起商量探讨”。职工肯定为尽力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换一个领导,他直接以命令的口气说“将最近这段时间工作做个总结,2天后一定要交给我,不能误事”。职工可能也会按时完成任务,但质量却不能保证。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不尊重职工,职工对你安排的工作有抵触,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可能以糊的心态完成工作。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实现有效管理,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管理者要思想解放,尊重职工。要多表扬、少惩罚,要多鼓励、少批评。不能以管理者自居,不能对职工居高临下,特别是刚提拔上来的管理者更不能帽子一戴,头就歪了。
其次管理者要 加强学习,提高理念素养。以身作则,率先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单位做出表率,树立威信。要善于表扬职工,勇于承担责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再次管理者要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管理者要常深入职工当中,主动与职工沟通,了解职工的诉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制定出职工未想到的福利待遇和高于职工诉求的激励措施,满足职工需要,激发职工的工作和创造热情。
第四管理者要有团队意识,互相支持配合,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根据管理学实践,每个管理者最佳管理人数在5-7人,超过了7人,很难实现有效管理。因此,当管理人数较多时,可以适当增加管理层级
浅议有效管理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