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微笑背后的抑郁


受访专家:武汉市中德心理医院医师 程华军

庄言:对一些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微笑,已经成了他们职业生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酒店服务员、销售员到客服人员、空姐,脸上无不带着亲切的微笑。可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在这种职业微笑的背后,各种抑郁情绪也正在悄然蔓延……

[案例]
表面从容,内心彷徨

  蓝雨(化名)是某四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每天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多年的职业生涯已将她磨炼成一个举止从容、处变不惊的优雅白领。平时,她总是衣着光鲜、面带微笑出现在公众场合。在同事看来,无论遇到多么难缠的客户,她都能轻松搞定。
这份难得的从容淡定让她的工作一直顺风顺水,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可是前些日子,她的个人感情出了些问题,她内心难过极了。下班后,她不想回家,心里烦躁得想哭,看任何人都觉得碍眼,一点小事就能让她大发脾气,并总有摔东西的冲动。更让她彷徨的是,尽管前一晚失眠严重,但第二天到了上班时间,就算顶着“熊猫眼”,她也必须强迫自己微笑,哪怕面部肌肉僵硬……

[分析]
三大因素导致微笑抑郁

  1、当微笑成为一种“必须”。笑容,本应是发自内心的,但对服务行业来说,这却成了一项工作。无论你愿不愿意心境如何,都“必须”微笑,而且有的企业还对微笑有一套详细的考核标准。这种带着强制性的要求,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发自内心感到愉悦的。
  2、日积月累的委屈导致心理失衡。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工作的过程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而且行业有一条众所周知的准则:“顾客永远是对的。”但事实上,顾客并不总是对的。只是无论对错,企业都要求员工先检讨自己,并且保持微笑继续服务。时间长了,容易让人心理失衡。
  3、情绪找不到渲泄的出口。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越来越缺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但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难免有受委屈需要倾诉和渲泄的时候。在每一个职业微笑的背后,可能都隐藏着悲伤、愤怒或不满情绪,如果这些情绪长期得不到渲泄,日积月累后一旦爆发,那杀伤力就可想而知了。

[建议]
最好的方式是学会表达

  无论哪种抑郁,都是一些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渲泄的结果,微笑抑郁尤其如此。所以,赶走微笑抑郁最好的方式是学会表达,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1、员工本人。如果你已经不间断地“笑”了一天,下班后不妨做以下几件事:A、表达自己。快乐或不满,都可以通过日记或向家人倾诉表达出来;B、想象性破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在想象中完成不可忍受的情景;C、做一些体能运动。这是渲泄情绪方式的一种,也能改善肌肉,保持身心愉悦。
  2、家人。有些职场人在外面与在家里完全是两个样子,这时常让家人感到伤心。但是作为家人,也请对此多一些理解,在职场上,他们面对的都是“外人”所以不敢放肆,家是唯一能让他们感到放松的地方。所以,请包容他们在背负了一天压力回家后无伤大雅的小脾气,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听听他们的牢骚与抱怨。
  3、公司。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公司,必须是能为员工考虑的公司。作为公司,应该经常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心理培训和心理辅导,创造和谐的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自由表达情绪的空间和时间。

[链接]
“微笑抑郁”的心理自救处方

  1.扯下微笑的“伪面具”——既然这种抑郁倾向缘于女性的“微笑信条”,那么扯下微笑的“伪面具”也许是最好的自救方法。重要的是,不要把微笑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调整待人接物的思维方式,以真实诚挚的心态处世,认识到真实是最有生命力的。
  2.不要让不良情绪转化——及时调节和宣泄不良情绪,不要把忧郁情绪积埋在心底,让它有宣泄的出口,在哪儿结下的心结,就想办法在哪儿解开,尽量不要让不良情绪转化。
  3.通过饮食缓解不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
  4.学点自我安慰和放松的技巧——譬如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对消除压力,缓解心血管疾病症状非常有利。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养花植树、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可以怡情养性,调和气血,利于健康。
  5.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询专家等。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向他们“诉苦”,寻求心理帮助。如果精神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则需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或治疗。
  6.换一个角度看待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在现代新型工作方式之下,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必须有所调整。愉快工作是幸福生活的必需,但要记住,如果生活不快乐,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本文原载于2009年8月4日的《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