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认识
喻建国
开放是人格中的一个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良性的。开放作为个体行为的一种操持状态,它所表现的行为特征是:无羁无绊、善于迎新、面对现实、开拓进展。充分地显示出自我的自由,个体自在奔放,经常极目四望、不断进取、常绘新颜。
个体生活在世界上,生活在社会中,实际上个体是生活在一个受控的范围里,个体对这一点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明确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逾越的边界,在边界内部寻求无拘无束,无羁无绊,喜新迎新,自在奔放。在边界内部,实际上存在着许多自由区,要潜下心来,细心地探求这些自由区,并让自己进入这些自由区,任意驰骋。
个体除了生活在世界上和社会中之外,还生活在一个极其浩淼的不存在受控范围的区域,这是一个极其自由的空间,科学的空间就是这个空间中的一隅,在这个空间中个体可以任意翱翔,寻幽探密,别出心裁,创造发明。很多人都没有认识这个不存在受控范围的空间,他们常常只是在受控范围中活动,囿于其中,
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就是在受控范围里,个体也可以寻求边界渗透,在受控范围的界域线上存在着许多点隙,呈点状,还有呈线状,只要细心,只要想着要找点隙,得来全不费功夫,在点隙上自由来往,在点隙线上自由推移,那是一个多么具有发展的空间。
也是在受控范围里,个体就在受控的原地,若能挖地三尺,掘地千米,也会有奥妙洞天。开放不仅存在于海阔天空,开放还存在于圈地之下,就在你目前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就在你站着的地方,你只要深挖一下,就可拓展开放,进入奇景无穷的别样天地。
操持开放的个体心态当是好学、悦纳、善动与求谐。认识极其浩淼的不存在受控范围的区域要依靠好学,如果没有学习,个体永远不可能进入那一极其浩淼不存在受控范围的区域,学习是开放的钥匙,学习是开放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没有学习就没有开放,投入好学,就投入了广泛的开放。悦纳是在受控范围里寻获点隙的基础,不会悦纳,对所驻原地没有热爱之情,怎么会对原地有深切的观察,怎么可能在原地挖地千米,怎么可能在原地获得无限的开放,爱原地,爱自己目前的存在,在自己目前的存在中深挖,从自己目前的存在中寻求开放。要善动,动起来就会有新的局面,各种各样的运作,协调而动,原地深挖就是一种善动的表现,人挪必有新天地,就是善动可以获得新发展的谚语。谐存在于发展中,谐存在于开放中,追求开放,也就是追求和谐,一潭死水,何来和谐。优美的运转,缓缓地发展,无摩擦地润滑地运作,广阔天地,无穷苍穹,一层层地开放,无边无际,色彩斑斓,靓景亿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