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0日,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暨第五届农洽会在地处中国腹地,有着“塞上江南”之称宁夏银川市辖区县贺兰县开幕。几年前综合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贺兰县,经过短短的五六年时间的发展,跃升为宁夏县域经济的前六强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贺兰:投资的一方热土
《信息导刊》记者 张少强
继“宁洽会”和“文博会”之后,这次由国家农业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办的“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暨第五届农洽会”在贺兰县的隆重召开,无凝把贺兰县这片投资热土推向全国。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强调,要把“园博会”办成全国一流的农业展会,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农业盛会。贺兰县在众多县区中脱颖而出,这与贺兰县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潜力、发展水平分不开的。
近年来,贺兰县在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亮点多、活力强、发展快、效益好、劲头足。
工业经济引领风骚
“工业强县”是贺兰县多年的战略目标,以银川德胜工业园区、暖泉工业区为主的园区经济是近年支撑贺兰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贺兰县坚持一个产业一套扶持政策,一个产业一套措施,近年来培育出食品、机电电器、精细化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优势产业的合理布局。
要成为商家投资热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今年贺兰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及时向新入驻企业和已投资企业宣传落实国家和区市县工业扶持政策,为企业争取兑现各项扶持资金480万元,上报争取贷款贴息企业10家、减征生产车辆通行费企业26家、申请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企业82家。安排500万元扶持奖励资金,在税收、管理、节能降耗等10个方面进行奖励扶持。
与此同时,贺兰县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创业者营造坚实的资金后盾,多次邀请自治区农行、自治区农发行等区市县金融部门深入园区企业考察调研,召开银企座谈会,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通过多方努力,各金融机构为新增工业企业贷款3.6亿元,通过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贷款4500万元。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贺兰县与自治区经委建立联系会议制度,邀请专家为企业把脉“开药方”,每月组织专业人员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其轻装上阵。多项贴心服务举措,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良好口碑,使得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在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组成招商小分队招商中取得好成绩。
农业经济开新篇
贺兰县历来是“鱼米之乡”,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这块“蛋糕”。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点,重点抓好“一优三特”产业,加快建设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县。
科学规划产业结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贺兰县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优质粮食、蔬菜产业、水产业、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区域布局、配套体系建设等。制定出台了《扶持农业发展的补充意见》,安排2000万元扶持发展 “一优三特”产业。此外,贺兰县经过多方协调,冲破重重难关,促成了明旺乳业项目试车投产。加强与区市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加快设施园艺产业园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四川糖酒会,迎来了发展良机,仅厚生记一家就扩大生产规模近四倍。更加可喜的是,伊顺、众一方便面等农字号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贺兰。目前,全县申报命名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市级龙头企业11个。
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不断强化科技兴农的力度、深度、广度。在大力支持中储粮一期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5万亩的基础上,贺兰县鼓励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流转土地8.1万亩,发展优质小麦10万亩,优质水稻12万亩;以提质扩量增效为重点,落实蔬菜种植22.2万亩,其中露地蔬菜15.7万亩,今年新增设施蔬菜2万亩,全县设施蔬菜达到6.5万亩。以爱伊河、寇家湖、黄河金岸沿线为重点,发展休闲观光适水产业基地4处,开挖改造池塘8000亩,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水禽养殖20万只。依托台湾旺旺集团,实施奶牛出户入园工程,入园奶牛2700头,奶牛存栏1.3万头。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服务承包体制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确定重点科技对接项目21个,建设水稻新品种对比实验基地3个,蔬菜新品种试种示范基地3个,水产示范基地3个,畜牧养殖科技示范基地2个。
在扶持壮大原种场、科丰种业、水产研究所、新民渔种繁育基地的同时,贺兰县引进中储粮、敦煌先锋种业等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新建冷链配送中心5处1200平方米,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个,各类专业合作社53个,加快宁夏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进度,构建完善畅通的农产品繁育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体系。全县已形成张亮香瓜、金贵螺丝菜、丁北西芹、经济桥黄瓜、五星茄子、金山西瓜、保南冷棚韭菜等一批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畅销周边市场,为产业结构调整创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第三产业助推新跨越
第三产业成为推动贺兰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动力。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制定了房地产开发建设政策,提高准入门槛,引进山东新汶矿业、泰和房产、富龙等信誉好、资金雄厚的房地产企业进入贺兰县开发楼盘。为贺兰县新开发出100余万平方米的楼盘,实现税收占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0%。
汽车销售业迅猛发展。建设银川市车管所德胜分所,打造汽车销售挂牌、纳税、售后等“一条龙”服务平台。
沿河都市休闲农业带雏形初现。投资860万元,实施黄河金岸和爱伊河绿化美化工程,新植树木78万株。投资1.4亿元,加快金马河、银泰山庄、金河湾等休闲观光和适水产业基地建设,完成爱伊河两岸砂石路建设和黄河金岸标准化堤防土方碾压工程。
加快培育沿山旅游文化产业带。依托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公园、拜寺口双塔等旅游胜地,借助金山羊肉、贺蘑炖土鸡等餐饮品牌,加快沿山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发展农家乐12家。
沿黄经济树新碑
做活水文章。水为城市灵气,贺兰县投资3000万元,实施月亮湖水系改造和银新干沟整治工程,连通县城水系,提升生态景观效果。
做足绿文章。绿体现着人居与自然的和谐,为了提高绿化指标和档次,贺兰县抓好新修道路两侧绿化,加强单位庭院和居民小区绿化,实施街区节点改造47处,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县城新增绿化面积3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4平方米。
做特建筑文章。建筑代表着城市文化,重点抓好房地产楼宇建设中的造型、色彩、风格,提升建筑档次。抓好富兴街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规划建设亘元、长城、富龙等八大商住区。
做实城区改造文章。投资4640万元,实施交通新改造工程;实施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19个小区物业集中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创建水平。
民生和谐谱新篇
下大决心,化大气力,解决民生问题。贺兰县千方百计筹集3.2亿元,全部兑现历年被征地农民的补偿费;筹集1.2亿元,彻底解决2008年以前政府承担的尚未安置的拆迁户住房问题;筹集1300万元,完成退休人员住房补贴发放;筹集2000万元,提高干部职工津补贴。
争取支持,落实政策,办好惠及群众的一系列民生工程。一是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争取投资4964万元,建设乡村道路72公里,硬化村庄巷道、设施园区道路28公里。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争取投资800余万元,解决2万户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农村节水排灌工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砌护渠道172条57公里,清挖渠道490条210公里,清挖沟道74条96公里;高标准实施黄河堤岸整治工程,开挖长33公里、宽44米排水沟1条,改造中低产田5.5万亩,新增农田5700亩。四是乡村绿化工程,大力实施贺兰山东麓、爱伊河、黄河金岸、西北环绕城高速为重点的沿山沿河绿色通道工程,完成春季造林2.6万亩。五是劳务技能培训工程,完成农村技能培训2715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200万元。六是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700户。七是校舍改造工程,实施金贵回民中学、常信九年制学校、通义小学等乡村学校新建翻建工程,巩固提升教育强县创建成果。八是基层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6个乡镇场基层文化站建设,完成2个基层文化大院建设,被自治区推荐为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