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堂小学“快节奏,高效率”的实验教学模式
1.精心设计课堂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精心打造设计课堂,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40分钟出质量的佳绩,达到课改的目标,当堂训练,课外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如:授课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剩余时间做课堂练习,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把课堂节奏打紧,把握好课堂上的“度”做到收放自如。
同时,以小组形式为主进行教学,尽可能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当然,想要把握好课堂,也并非是件易事。作为教师,还必须准确地把握小学阶段的总目标和各年级的目标,各年级教材的重难点,各年级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做好知识间的渗透和延伸,以便更好地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教育学生,做到该讲的不讲不行,不该讲的讲多了也不好的分寸。
2.做好课前和课后工作
课前教师要“备课”,“背课”。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讲课时,才能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观察学生和考虑教法上。课前,学生还要做到预习,课后做到复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算得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课后工作,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学会幸福,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才能教出适应社会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处好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以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最后,也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和信赖教师。
3.以“低、小、多、快”的方法为原则
①“低”即“低”起点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情况,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
方法是,我们可以通过为卷,谈话,诊断性测试,预习检查,口头或书面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水平,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②“小”即“小”步子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能达到实际进度,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轻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③“多”即“多”活动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努力差的特点,教师要改变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这样不仅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通过逐步积累而得以实现。这种良性的循环,又大大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
④“快”即“快”反馈
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即可以把学生取得了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
以情为中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创境——激情——自渎——问题——讨论——写作”的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教学模式
以发展数学思维为主线,以探索性学习活动为中心,创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提高”的教学模式。
学校档案:林堂小学“快节奏,高效率”的实验教学模式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