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教育营销模式概论(下)


新媒体教育营销模式概论

新媒体教育营销模式概论(下)

【提示】新媒体教育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议题营销,首先要赋予其教育娱乐功能。新新媒体为客户的策划,都是事先广泛收集外界相关行事活动数据与媒体流行信息,打出有效的事件、置入、公益或软性的营销战,以爆笑影片、美丽图片、感人故事、有趣动画、好玩游戏等免费又可轻易链接的网络信息,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这里重要的区别是:教育是一种软议题,但软议题不等于教育。

上篇:新媒体教育营销模式概论(上)

二.软硬四步走

设定软议题营销的方法很重要。

首先,先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设定软议题会是一个问题。很多营销人对自己设定软议题的方式很有自信,不过却通常有“软”不下来的情况发生。而软不下来的原因,据新智诚个人观察,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营销人太执着以“商品”来看消费者的“需求”。

如何看待这个意识呢?以自己商品来看消费者的需求,虽然看似直接以服务为导向在做营销,但一开始便会忽略一个重点,同样的消费需求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满足,例如:竞争对手的服务、不同市场所推出的商品。就算把这些非我们自己能够提供的服务或商品都考虑进来,也还是有一个盲点,那就是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这个需求可能所有的商品、服务都尚未满足。而这些考虑不是被刻意的忽略,就是我们了解的不够。最后所生出来的软议题,通常还是硬得不得了。

新媒体教育营销软硬的转换,新智诚建议分四步:

1. 实时轻松

不是每个消费者都喜欢讨论商品,事实上大家很少讨论商品,常常讨论的是“生活”,而商品跟生活绝对要相关,但生活没有商品也不见得过不下去。讨论生活时有几个重点,那就是实时、轻松、有趣。实时的意思是现在正在发生、现在就可以满足;而轻松的意思是要简单到不需要用脑就可以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只是一张夏天海边的沙滩照片;而有趣呢,就是你会跟朋友分享的笑话、故事,如果这些原则很难记,那么只要记得一件事:不要太严肃!,只有营销人才喜欢一天到晚讨论消费需求。

2. 异业合作

网络经济发达的时代消费者能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认知商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媒体采买是一个大家可以理解的对策,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光靠广告与媒体力是不能长久的。

软议题并不直接跟商品相关而偏向消费者生活的涉入,这代表着自己的商品可以跟其它的相关商品有一起合作的空间,只要它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生活意识形态。

不过,这样的合作未必是一定要绑成一波营销活动一起推出,或是要合作推出一个跨界产品(新智诚知道通常这样的合作都不太容易成功,而少数成功的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如果有机会共同研发,或是彼此交换对消费者需求的发现与心得,这都是对创造消费者关心的软议题的良方。

3. 关心社群

大家都知道环境的重要性,要学好一国的语言最好到该国去住一阵子,同样的,要学会说消费者的话,最好到消费者社群去long stay。与其操作假性口碑,不花个时间看看真的口碑长什么样子。

新智诚的意思是除了希望营销人正视口碑的影响力之外,还希望营销人可以体认消费者会怎么看待我们的商品跟发表评论的方式没有一定的逻辑,很多都跟时下正在流行的文化相关,如果跟这些文化脱节,那我们只会拟出“空调房里的营销策略”而这个策略必定会与现实脱节。

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社群酝酿文化,文化是软议题的根本,而软议题带动新媒体营销的成功。

4. 客户种子

想得真好,直接请客户来当营销人,以上就可以都免了。当然,这并不是要请他们当你的正式员工,而是请让他们的“感觉”来当软议题发想的起点。

比如说,有许多公司会募集消费者来担任他们的新商品开发者,他们的作法是募集一群对产品有热情或是对主要消费者有影响力的人,依照他所希望的样子来设计商品,这是很好的口碑营销,也是很好的软议题来源,因为在过程中,营销人可以深刻体验到商品对消费者心理上的意义(当然要细心观察才会发现),同时又可以有一群自己就会创造软议题的“种子”。

历史已经证明这个策略真的造就了不少知名的流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