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三合一”选举牵动网友神经


  台湾“三合一”选举牵动网友神经

  据台海网12月5日讯 台湾“三合一” 结果大致底定,国民党在十七个县市守住蓝营的十二席,民进党则是在原先的三席之外,再添得宜兰县一席。无党籍的傅傅崑萁则是当选花莲县长。

  随着现代传媒(网络、电视等)的发展,大陆网友对台湾最大的关注就是选举,这是观察台湾真实情况的一个窗口。2009年台湾县市长、县市议员与乡镇市长“三合一”选举定于12月5日投开票,包括县市长选举、县市议员选举及乡镇市长三项选举。总体看来,国民党小败,民进党小赢。国民党这次大选中,失掉了宜兰及花莲两个县市,在席次及得票率都呈现萎缩,得票率方面,国民党得到了2084255票,占47%,民进党得1973953票,占45%,无党得297815票,占7%。如果以同时的选区来计算,民进党是由39%左右大幅增长到45%,国民党就算加上属于蓝营的7%无党票,也只得54%,明显减少。

  在17个县市的县市议员、乡镇市长选举中,中国国民党获得大部分席位。 在县市议员部分,国民党获得289席,民进党获得128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人士获得170席,亲民党、劳动党各获得1席,“台湾团结联盟”获得3席。在乡镇市长部分,国民党获得121席,民进党获得34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人士获得56席。此外,在同日举行的南投县第一选区“立委”补选中,国民党候选人获胜,填补因吴敦义出任台湾行政当局负责人而留下的空缺。

  这次三合一选举的17个县市只有9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0%。明年底的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5个直辖市长选举,合计人口达1370万人,比17个县市总人口还多,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也将牵动2012“总统”选战。

  虽然说2010年台“直辖市长”选举,胜负将直接牵动2012年的“总统”大选,才是真正的主战场,但“三合一”选举是中国国民党去年再次执政后的首个关键选战。由于其结果攸关岛内地域政治版图重组与政党势力消长,并被视为马英九的“期中考”,宜兰败选 ,冲击马英九声望,国民党得票率下降将危及2012大选,国民党则为执政不佳付出代价。党主席马英九晚间表示将抱着谦卑和感恩的心情,彻底反省。这次选举的结果,国民党在席次与得票率方面都不如理想,但是在当前经济如此不景气、失业率如此高的情况下,我们的选民还给予本党,在12个县市继续执政的机会,他们对本党实在是非常地宽厚。马英九希望当选的同志,在地方执政与问政的表现,能够符合人民的期待,尤其是要做到真正清廉、勤政、爱民,要做到执政不贪污、问政不腐化,才能够符合人民的期待。

  绿赢回宜兰,陈菊称“民进党重新站起来”,蔡英文小步成功戴上马英九光环,蔡英文说,宜兰将是政党轮替的第1张骨牌,也是民进党“翻身”的第1场战争。她向选民喊话说,要用选票“警告政府”。她称,民进党在“不对称战争”中成长,民进党摆脱陈水扁 ,回归基本盘。民进党已经逐步赢回选民的信任,这一次民进党初估得票率达到46%,也代表民众对马政府执政的不信任投票。



  2009年台湾“三合一”选举前县市长蓝绿分布图



  2009年台湾“三合一”选举后县市长蓝绿对比图

 台湾“三合一”县市长选举结果蓝绿分布(来源:台湾联合报)

  大陆媒体对台湾选举比较客观,网友及关心选举过程中的现象、运作手段、机制,也注意观察民意,及选举后对国民党马英九、民进党蔡英文及对海峡两岸的影响。

  2009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