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关注残疾人与核危机
1957年,大江健三郎发表小说《死者的奢华》,被推选为日本最高的文学奖——芥川奖的候选作品。川端康成曾称赞他“具有异常才能的作家”。大江健三郎完全能够担当这一称谓,因为,他“以诗的力度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现实与神话相互交融,勾勒出一幅反映当代人困境的多变的图景”,而荣获了199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在“性行为在本质上是位于人类背后的深渊相联系的苦难”这种观念指导下,把性和政治作为表现人的存在及状态的两个重要表征,强调性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试图表达人的性压抑和渴望释放,以打破社会现状的可能性。这方面的作品有《我们的时代》、《迟到的青年》等。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学双重影响的结果。
1963年后,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则以残疾人和核危机为主要题材,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在运用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时,把它与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想象和日本神话中的象征,以及现实与虚构,过去与现在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1964年发表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获新潮文学奖;1967年的长篇小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谷崎润一郎奖。这是他的代表作,主人公密三郎在妻子生下一个白痴儿子后,就再不敢与她同居,并成了洒鬼。这与作者本人的儿子有直接的联系。1973年的长篇小说《洪水涌上我的心头》借用《圣经》中关于洪水的传说,表达在越来越严重的公害和核战争的威胁下,人类面临灭亡的危机。1993年,长篇三部曲《熊熊燃烧的绿树》以他的儿子大江光为主人公,写他由一个严重脑残疾儿童成长为作曲家并自立的故事。展示了残疾人生存的难辛,表达人与人之间由精神、情感的相互关系和灵魂的净化。
大江健三郎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日本政府决定授予他文化勋章时,他以自己是“战后的一个民主主义者”而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