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是否与国内市场“接轨”?


国家发改委昨晚表示,鉴于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决定自今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这是今年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发改委首次上调油价,上涨幅度高于今年1月15日下调的幅度。(3月25日《新京报》)

据说,油价上涨的原因是鉴于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看来,这一次油价要与国际接轨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国内的油价怎可以“按兵不动”?国际大环境如此,国内小环境便应紧跟其后。否则,咱们不就掉了队,成为了落后分子?可见此次油价提价行动,其速度堪称是“快速部队”了。

有人问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了咱就涨,当国际市场油价下降时,怎么不见什么动静?其实道理很简单,降价了,油企的利润就会减少了。两大石油公司整日里像喂不饱的孩子,嚷嚷着企业亏损了、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了等等,涨价时尚且如此,何况是降价呢?一旦降价,两大石油公司不更是损失惨重?

实际上,就在国家上调成品油价前的本周一,中石化、中石油联手就在部分地区上推汽油批发价。如上海、沈阳、海南、成都等地在内的多个城市,成品油价格已经有所上调。即便是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仍因库存导致油卖不出去,油价还是要上涨的。毕竟,油价的上涨有利于油企,有利于油企的“扭亏为盈”。

油价上涨,按理说是与我没多大关系。我既没有私家车,也买不起私家车;我更没有公家车可坐,也混不了能坐上公家车的资格。可细想一番,发现油价上涨其实事关我们每一个人。油价上涨了,自然会带动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就像一个生物链,势必会引起连锁的反应。

如今人们吃的用的,哪一样不是“车装舟载”而来?要想车能装舟能载,便需要加油了。没有油,所有的一切都会陷入瘫痪。然而,油价一涨,运输成本就会相应提高。运输成本一提高,物价便会随之上涨。物价上涨了,人们的支出也就更多了。而在今年经济危机和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油价的上涨,是否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呢?从民众的声音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端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