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茅于轼先生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


茅老师:

 

    我今天看了网上对你的谩骂,忍不住在你的《从廉租房的厕所问题说起》后面,写了一段文字:

 

    这个社会(或许,也但愿仅仅是在网络空间)“热衷于骂人,但骂不出水平”的人实在多了一些,而且骂人只敢用匿名,也足见缺乏做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之人的勇气。

 

    我很担心,“文化大革命”还会来的,因为有群众基础。而且,人们似乎已经忘记“多数人的暴政”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梓林敬上

2009-03-23 08:44:05

 

梓林:

 

    谢谢你的关心。好在我挨过许多骂,不但挨过骂,还挨过打,现在好多了。对这些事已经习以为常,并不感到不悦。

 

    中国是文明古国,不论是有文化的,没文化的,城里的,农村的,都懂得讲文明,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现在这个变化的确是“文革”引起的。可是,我们的教育至今不是培养君子或绅士,还是培养“共产主义战士”。所以,我说中国的改革是只立不破,“文革”的许多东西并没有破掉,同时又立了不少新东西,成了一锅“夹生饭”。

 

    我也偶尔看外国网上的评论,人家是比幽默,比风趣。从来没有粗鲁骂人的。中国人还想当“世界领袖”,就这一点来看,还差得远。

 

    昨天《新京报》发表了我的文章《为什么廉租房应该是低标准》,不过这没用。问题的根本在教育上。

 

茅于轼上

 2009-03-24 06: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