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的雄风赛车俱乐部,我见到了即将完成的全管架结构越野拉力赛车。这是国内自主生产的第一台Buggy。该车所用钢管之细、结构之简单让我惊讶,能经得起考验吗?“我们购买了法国拥有超过20年达喀尔比赛经验的底盘,而且我们还聘请了法国技术总监,但同时我们车队的技术力量又在其基础上对不足做出自主的改进,这连法国人都觉得惊讶。”俱乐部的麻俊昆如是说道。
就在亲眼目睹这一事实之前,华南虎车队的徐伟瑜也告诉我,他们正在澳大利亚试制一台类似的Buggy,试制完成后将在数月内转为内地生产……
中国的越野赛事已开始了第七个年头,从场地越野赛、到越野拉力赛、再到中国车队远征达喀尔、再有国外赛事穿越东方,至今似乎只缺中国主办的国际越野赛事了。中国人征战达喀尔的故事虽然每年都发生,但我们然非常倚重法国人的“供给”,领航、后勤服务、赛车及后勤车辆无一不是。出于这个考虑雄风俱乐部投入了Buggy的自主研发,并结合自己在国内车队(以中国人为主)中唯一的国际越野拉力赛经验(08年参加穿越东方比赛),想做到“用合理的费用圆中国人的达喀尔梦!”。雄风俱乐部希望把400万人民币的赛车租赁费压缩一半,让更多的国人实现达喀尔梦想。而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商业可能:这是一个整车厂商(特别是国内品牌厂商)走向国际宣传舞台的绝好机会(因为Buggy可以套装上任何品牌车型的外壳进行比赛)。
徐伟瑜与麻俊昆甚为惺惺相惜,尽管玩赛事的出身不同,但几乎同一时间开始了自制管架赛车,而出发点又各有不同。国内越野拉力赛越来越火,而赛事要发展下去Buggy所属的T2组别将必不可少,这在国内还是空白;同时,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出产世界产品超过90%的种类,但中国自产出口Buggy赛车却仍是完全空白。基于这两大空白,华南虎开始了他们的管架赛车研发。
两个在中国赛车界颇具影响力的车队,正真切无疑地提高着国内越野赛车的自主开发水平(中国的管架结构方程式赛车早已有自产)。通过引进、改进、吸收国外成熟技术,中国人正以便捷的方式和快捷的速度,拉近与国际赛车技术的差距,实在快哉!
但两者差异较大的商业目的都存在着极大的变数,能否成功有待时间考验!我认为华南虎“赛车外销”的打算更容易收到回报,毕竟国内赛事和国人对达喀尔的热诚仍只是刚点燃的星星之火,远不如外国成熟赛事对产品的需求来得火旺。一个是需要努力多点火的初生市场,而另一个则是有庞大胃口的旺盛市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当然是成功的最易法则。雄风和华南虎都在执行着有益的商业尝试,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推动着中国越野赛的进步,这,已很足够了。
2009年4月期卷首
这个车架为前置四驱设定、最粗的管径不过是50mm左右,由进口的特殊钢材焊接而成,异常轻!我一人都可轻松提起车头。估计重量小于400公斤。
车后是放备胎、电池、油箱(约380L)等的部位,车架可扣上任何一款样式的玻璃纤维车壳。
车厢结构与国内赛车的相似。
最粗的管位于底盘,这是其桁架结构。
空滤器进气口被安排在车内,与国内大多专业赛车类似,但这对法国人来说却是不可思议的。
前悬挂的受力结构并不太粗,而前上、下龙门架等的管径就更细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