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要求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全面部署、全力推进;我区生态问题的复杂性、生态退化类型的多样性和多成因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及措施的多样性、选择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党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为我区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西部生态屏障”的重要指示,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理解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更高的战略层次上部署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推进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节对人类自身活动为抓手,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为重点,着眼于构建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全面促进宁夏生态环境的率先好转,把宁夏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生态实际状况,我们可以把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概况为“两大系统、四大领域、八大工程体系”。分别是:
1.生态环境建设的两大调解系统。一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主要是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决定和影响宁夏生态环境的主要自然因素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节,通过调节达到自然系统的自适应和自恢复,实现生态系统修复的目的。比如,对于水沙关系的调整就是宁夏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二是对人类活动系统的调节。主要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的地域分布、活动的模式和强度等进行适当的调节,通过调节达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达到环境友好的结果。比如,对于资源、能源利用方式的调整就是宁夏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2.生态环境建设的四大领域。要改变过去单纯就生态建设而生态建设的做法,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生态建设,推进生态文明。要在四个大的领域同步协调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建设生态经济,在生产、运输、交换、消费各个环节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大幅度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二是建设生态社会,包括建设生态型城市、生态型农村、生态型社区,建设绿色单位和绿色家庭,让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工作渗透到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三是建设生态政治,重点是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定位生态在国家和地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法制化、制度化进程;强化生态环境建设责任与政治家前途之间的联结机制;落实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管责任和考核评价措施。四是建设生态文化,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示范和潜移默化,改变公民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让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3.宁夏生态建设的八大工程体系。从宁夏生态环境特点出发,应该重点构建八大工程体系:一是林业建设工程体系。按照“宜林则林”原则,发展林业产业体系,逐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林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追求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草原生态建设体系。草原不可不用,不可过度用。宁夏草原建设要以恢复为主,以人工种草为辅,以科学利用为手段,才能达到持久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的目的。三是自然保护区和湖泊湿地保护工程体系。我区共有13个自然保护区已经明确列入禁止开发区,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保护,防治新的破坏。保护好现有的湖泊湿地,尤其是重点保护好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湿地,不要刻意地人造湿地。四是沙漠治理工程体系。我区三面环沙,沙漠治理不仅是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全国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定要结合已有治沙成功经验,在防治沙漠化,促进沙产业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在治沙方面宁夏应该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五水土保持工程体系。宁夏的水土保持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重要的生态手段坚持下去。六是生态移民工程体系。为了全面缓解并最终解决生态脆弱地区群众生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一定要坚持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而且要不断扩大移民规模和范围。七是城市生态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宁夏要把五个地级市和县市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关系,科学推动城市生态体系的完善。八是农村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的建设面广量大,是宁夏生态环境建设最艰巨的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