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又一个清风苦雨的清明节来到了。
清明时节总会下雨,传说这是老天爷的眼泪,是老天爷对逝去的人的一种祭奠。儿时的记忆里,我总是跟随长辈来到有好多坟茔的地方,其中一个坟茔位居最高,每次去都要面朝其跪拜。那时我就知道这个最高最大的坟茔里面埋藏的是我们的祖辈。烧纸钱,是给坟茔里的人送钱;添新土,是给坟茔里的人修房屋。年年如此。读小学三年级时才明白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寓意,也明白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我封存的记忆里,有太多的悲哀。劳苦一生的祖父在1960年夏季默默地离开了我们!这位时年83岁的老人,幼年随父母从关里来到辽西,十几岁就给人家当长工、抗大活,拼死拼活熬到祖国解放。可好日子刚刚开始,“三年自然灾害”却夺去了他的生命!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痛!祖母虽然逃过了那一劫,赶上了好日子,但因病魔缠身多年,也于1975年春天走完了她82岁的人生之路。
我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确实也在大难不死的“生死”关头“走”过一回,也多次目睹过亲朋的仙逝。常听到那些“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等哀叹,一瞬间灰飞烟灭,不管你是谁!可见生命之脆弱!因此,我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儿女后代的要求是:你可以不高尚,你可以不伟大,你可以不富有,但是,一定要有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身体决定行为,心态决定命运,你自己就是保平安的上帝。
人生不仅仅是“一闭一睁”和“一躺一起”那么简单,在维系生命的过程中,每时每刻的质量都很重要。都知道很流行的一句话: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缺啥别缺德,丢啥别丢命。所以,人们在生命的长河中,要不停地接受教育,不断地实践,犯错误、改正错误,修身养性,最终目的是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我们谁也违背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祖先之所以给我们留下“清明节”这个习俗,无外乎是教诲我们后人在传统节日中去领悟、去思考——在墓地里,没有人再去争权夺利、纠缠恩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