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估值洼地”即将消失


  今天接近尾盘时权重股忽然失去重心,纷纷加速回落,拖累两市急速跳水,股指双双翻绿。其中上证综指下跌0.82%,报2604.00点。
     大盘股的启动意味着市场仅存的“估值洼地”即将消失,并将导致市场全面泡沫化格局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走势低迷的大盘指标股,在上周也开始蠢蠢欲动。这是最后一类估值偏低的股票,正是它们的一贯落后,才使得沪综指维持在当前的点位。现在看来终于轮到大盘股出场了。如果说之前的上涨行情中,泡沫还仅仅存在于局部,表现为结构性特征,那么随着这些大盘股的启动,今后市场的泡沫化将演变为全面性特征。我们将找不到所谓的“估值洼地”。
     由于一季度股市转暖,一些看多的基金股基平均仓位85%,已经超越牛市顶峰,这些高仓位埋下极大的隐忧,07年股市的蓝筹泡沫正是由于基金对大盘蓝筹的拉升,使得泡沫越积越大,最后导致后面的熊市。
  目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经济环境也有所好转,于是基金开始大胆采取激进的加仓策略。从仓位检测数据可以看出,一部分基金甚至接近满仓水平。
     在基金普遍高仓位的情况下,基金经理的决策风险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他们继续采取重仓策略博取短期收益。牛市中高仓位往往意味着高收益。然而,在目前股指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基金业绩却没有再现一季度时普涨的局面。随着股指不断地震荡盘升,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到股市中来。这种前赴后继的资金推入,会给市场带来新鲜的血液。但从历史上统计来看,5月份变盘的概率是较大的。故在这场纯资金博弈的过程中,当机构持股比例越来越高时,保持谨慎设好底限是5月份操作的关键之处。
  有很多人认为,此轮行情推动的最大积极因素来看于政策面的支持。但在股市分析中,对于消息的判断较为客观的手法应是:在股市低迷时,市场上应是一片利空,这时应关注一些不起眼的利多消息,寻托找候低介入机会;在股市上涨了一段,市场上肯定又是一片利好,这时应关注一些不起眼的利空消息,把握好及时出局的机会。
  故从操作上来看,由于个股极为分化,大部分品种已经不能看指数炒个股了,而应该进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层面。对于一些累积升幅较大、题材将尽、未来业绩无法有效提升的品种,目前基本上已经提前到了“秋天”,到了该逢高抛出和离场的时间了。而这个比例,可能高达70%,即有七成以上的个股到了逢高抛出的时候了。
  也许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回过头来会看到:一部分股票在今年2月中旬已经创出了全年的高点,一部分股票在今年3月底创出了全年的高点,一部分股票在今年4月下旬创出了全年的高点,一部分股票在今年5月中旬创出了全年的高点。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适时抛出,可能是当初和现在最好的选择。
  但对于大盘指标股而言,现在可能刚刚迎来春天,就可以完全按照指数波动趋势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