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玛莉茶花,是在土豆网第二届影像节的颁奖典礼上。她的《许愿正解》得了最佳动画奖和金土豆奖。确如她所说,“受宠若惊”的小女孩穿着拖地长裙、捂着嘴走上台,有点语无伦次。那样子很可爱,甚至和她那部获奖的动画短片《许愿正解》产生了有趣的反差:作品在俏皮的黑色幽默里有些许严肃,还有对正统世界观的挑衅;可创作者却毫不掩饰自己的年轻调皮。她拿着沉重的奖杯,只顾着向镜头解释:今天没准备,上火,嘴破了。惹得台下的我们哈哈大笑。
独立动画视频制作,在电脑科技没有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可九零代就是在电脑前长大的,也是浸淫在各国动漫精品中,开拓了视野。八零年代的美国社会学者指出新一代儿童必将娱乐至死,但事实上,二十一世纪的新生代会在近乎本能的、亲近科技的举动中发明出新的艺术和文化。附着于科技和网络的个人成长既有独立倾向,也受到某一专门类文化的影响,未来的天才或许都会这样,必须在万千世相中择取最适合自己的。就连世界观也没必要遵循老一辈恪守的准则。反思的过程可以艺术化,独立化,所以玛莉茶花可以尽情地开开天使的玩笑,顺便揭露一下人类千奇百怪的可笑心愿。
广告时段:对她的得奖作品感兴趣的同学,请移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OJ1zZCyqvw/
往往,看起来最需要创意的事业更需要耐心,是要苦熬的,外人看到的一分钟动画,背后是创作者数日、甚至数月的辛苦,所以,千万别以为摆弄动画的人是在玩耍。茶花嘴上的泡就是熬夜熬出来的吧……二十出头的毕业生也会懂得“世上最永恒的就是变化”,也该敢于承认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欲望。世界的复杂多变对任何年龄都是公平的。所以,为了梦想和职责在熬夜的九零代,请继续加油。或许,你也曾像玛莉茶花那样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对未来有过质疑,或许,寻求获奖的途径也是一条“许愿正解”吧!奖项来自何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予你信心。
“最了不起的动画大师其实是天空”,我特别喜欢她说的这一句。
于是:《许愿正解》在土豆网拿了大奖,有何感想,为什么你的处女作会得奖?
玛莉茶花:一个奖已经够意外了,居然还两个。既然这样,我觉得,它有让评委们看中的闪光点吧。说实话我并没有太多感觉,一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已经看了无数遍,就像做出一道菜却经过反复的试味调味下锅,自己已经没有吃的感觉,只能从别人口中看味道吧;二是《许愿正解》并不是我原先的想法,第一次制作时没有经验,在时间和技术上把握不了,于是从中截取了一段故事改编成相对独立的短片。因为未完成,并且带点个人的试验性,所以我深知它的不足,得奖其实是受宠若惊的。
于是:对于这个奖的专业成份和商业成份多少,又有怎样的理解?
玛莉茶花:对于奖项的专业成分和商业成分,我没有更深的去分析。我只能说,能得到别人的喜欢我是高兴的,但是并不想从中以此标榜什么,利用什么。我认为得奖大多靠运气,成功需坚持,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会否使你觉得谦虚的讨厌,但确实出自真心。
于是:刚刚毕业的你,对未来有过怎样的打算?怎样的担忧?
玛莉茶花:毕业快一年了,对未来,我想脚踏实地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毕竟世上最永恒的就是变化,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把握当下就好,过多的打算也是无谓。我最担忧的是意外死亡,来不及做想做的事情。嗯,去年的5月虽然我远在长沙,可是房间里的液化汽罐也在摇晃,这给我感触很深。现在这个世界真是危机四伏啊,全无安全感,这一切都督促着我们赶紧活好好活。
于是:得到这个奖,对你未来的事业规划有帮助吗?
玛莉茶花:在得这个奖之前,我根本没有指望过别人会喜欢我的作品,我认为自己很不入流。包括在现实中,很多同学对我的喜好都是冒汗,一提起我就是阴暗派,有辅导老师还担忧我会参与邪教组织,真扯……这个奖让我看到一点光亮,想表达什么就去抒发好了,只要不杀人放火触犯法律道德。
于是:不打算就职的你,对未来三五年的设想是怎样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什么呢?
玛莉茶花:现在我没有固定单位,但是也在工作。“每个人不管想做什么,首先都应当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这句话是我高中时一位美术老师说的。想要做自己的事情,首先必须有自由些的时间,所以现在我接一些小的演示片宣传片来做,既不用朝九晚五去坐班,又能养活自己。
于是: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需要怎样的个性?或者说,需要什么前提?
玛莉茶花:我这样说很像个淡泊物欲的家伙,实际上我很爱金钱物质,钱可以买到很多喜欢的东西。以前我的环境很闭塞,接触的新好东西很少,近两年才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玩的事物啊,我像个小学生,迫切的要学要玩很多东西。我清楚近阶段自己需要吸收的东西,却预计不了以后。人生有无穷的可能性,三五年设想还是太远,说未来一年吧,我应该还是会用这样的方式维持生活,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第二年再根据这一年的收获来改变计划和方向,以此类推。
于是:你觉得自己的作品的强项、弱项在哪里?当你考虑自己的创作、或未来时,商业性会不会被纳入考虑范畴?
玛莉茶花:强项是在国内暂且新奇吧,弱项可以说出很多:比如技术很弱,画面运动简陋,算不上真正的动画。最成功的迪斯尼,也是作品先得到人们的喜爱,才衍生出赚钱的周边产品。我觉得许多人总是想在动漫产业上捞钱,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但是在考虑自己的创作或未来时,如果把作品受到广泛群体的喜欢当做首位因素,那么创作时势必谄媚,渐渐地失去自我。我觉得平衡了这两个,再去考虑其它吧。
于是:你最喜欢哪些创作人、哪种风格?有否想过去国外深造?
玛莉茶花:喜欢很多很多,比如PIX,Jan Svankmajer,Suzan Pitt,The black heart gang……大都是幻想,色彩华丽的风格。对了,我发现最了不起的动画大师其实是天空。
我特想去国外上学,可是想读的动画学校学费太贵,以后再说吧。
于是:动漫这个行业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行业,你为什么会执著于此?没有第二条退路吗?
玛莉茶花:我看的漫画很少,目前很喜欢动画,主要是如果选择一种载体来表达,动画比电影要相对容易,毕竟电影牵涉到太多现实因素,比如需要演员的诠释,投资经费等等。“退路”这个词似乎太严重了,毕竟我没有绝对地依赖它为生。平面插画关于视觉的一切我都很喜欢,只要自己有能力,未来我都很乐意去尝试。
于是:每天在网络和电脑前花费多少时间?主要的工作模式是怎样的?这样的宅女生活,你满意吗?
玛莉茶花:大概平均6个小时吧。做完维持生计的工作后,我会构思自己要做的故事,渐渐完善它;记录自己的梦境(我许多灵感都是从梦中获得);平时有空时用看书、电影、杂志来吸取养料;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软件(想法得靠技术实现)。这些都是我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宅女,只是某些时段的必要状态,像我喜欢的各位大师,无一例外都是要在家中或工作室里度过大部分的时间。怎么说呢,劳逸动静相结合,我有两本地图册,一本世界,一本中国,我的计划是由近到远,慢慢地将上面去过的地名打上记号。
于是:作为九零代的毕业生,你对事业、职业、生活和理想的定义各是什么?玛莉茶花:具有强大的能力之后,事业、职业、生活和理想可以很棒的合四为一。
于是:当它们彼此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你会怎样决策?
玛莉茶花:好永恒的话题啊!有位姐姐对我说过一番话:“1这一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2它是不是非做不可,如果不做就感觉这辈子白活了?3 你想做的这件事能否成为你的职业(或者说你能否以此生存)?4客观的说,你是否具备做这件事的条件?5 除此外,你还具备什么能力来维持你的生活?”我觉得搞清楚这些问题后,当它们彼此出现矛盾时就很容易决策。
于是:父母对你的选择支持吗?
玛莉茶花:很支持,我的爸爸妈妈很开明,不过初高中没少为我的前途担忧,因为我学习成绩很差,还留过级。
于是:你认为创意型工作需要“经营”吗?如果需要,又能从哪些方面获取真经呢?
玛莉茶花: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营,可以从榜样的例子,自己周围的生活中获取真经,关键还是自己得行动思考。
于是:和朋友做工作室,你的感受是什么?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合作伙伴,分工和协作的情况?
玛莉茶花:和朋友一起,最好的即是志同道合,直话直说。单枪匹马的时候人往往容易执迷,不客观。一起合作时,不仅能保持相对清醒,更多时能在不经意间激发对方的灵感。我目前的合作伙伴——Lei,也是我的大学同学,《许愿正解》就是我和他一起完成的。分工与协作是模糊的,基本上是谁擅长A就先去负责A,在讨论或者制作中一起将A方面完善成为最终的C。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