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于是

自由作家、专栏作者、翻译作者。著有长篇《六翼天使》、中篇《同居笔记》、《事后》、《自恋时段》、《一只黑猫的自闭症》、《夜在窗外》、《避孕》以及翻译《迷失男女》、《红颜》、《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传记》、斯蒂芬.金黑暗史诗《黑暗塔VII》、《杜马岛》……

公羊的节日 (写在讨厌的长假末日)


时间是把杀猪刀。不经意一眨眼,五个月没有更新这里了,这里一成不变,可见不是猪。
众人都在围脖,偶尔我也在饭店门口用手机在街旁签到,没三次就烦了。

国庆节阿姨放假,父亲依然对着镜子说话,从衣橱里滚出包子,在电脑里发现被遗忘的半截稿 子,每一件事脱离语境都会有点诡异。比如说,略萨得了诺贝尔,我想不起公羊的节日在哪个家的哪个书架上,然后找到了,突然想起新浪的博客。所有线索在混乱 中正常前进。公羊真的距离我们很远。城市和狗倒是还近些。
想起译文社的编辑曾在做2009年略萨系列的时候抱怨过,封面不好看,太小清新了。当时如果知道略萨要得诺贝尔,哪儿还敢小清新呀。不过最近几年封面趋势越大牌越清淡,能淡...

Read more

我的爱尔兰向导:80岁大作家 William Trevor


 

这是一篇半年前的日记。半年前我在爱尔兰的游走,随手记下很多小事。近期终于整理了一些,发给了《上海文学》,年底将出刊。

我真的很喜欢爱尔兰。前些天爱尔兰总理访华,旅游局有个媒体招待会,我见到了很久没见的老同学——她已是Shanghai Daily的副总监,见到了和我一样刚从爱尔兰回来的电台DJ林枫,她约我做一个录音,说说爱尔兰特有的声音,譬如她自己的体验就是:住在古堡酒店里早上堪称浪漫闹钟的一群小鸟站在她窗前斯文地叫。后来我还见到陈丹燕老师。没想到我们可以就着圣三一说一通。前阵子在《瑞丽伊人》上看到她的北极圈游记小诗,确实很让人心动。但那天没机会说北极。

有一些旅行...

Read more

Powerscourt,遥想BIG HOUSE当年


《露西高特的故事》,名副其实,只是露西的故事。露西不会铺排祖上的显赫或落败,露西只是一个顽固的小女孩,偏执地生活在老宅。

虽然我去的Powerscourt不像别的古堡那样辉煌,也没有豪门贵族明星到那里结婚啥的(譬如说:皮尔斯·布鲁斯南与基莉·史密斯选择在阿什福德城堡结婚,大卫·贝克汉姆和辣妹维多利亚的豪华婚礼是在路特尔斯顿城堡,比尔·克林顿在阿黛尔庄园主持北爱和平谈判,都是在爱尔兰),但真正的大屋绝大多数都在独立战争中烧毁了,大屋的概念也并非是古堡,它们代表英国军官和贵族,所以才被爱尔兰人恨得要烧。Powerscourt的历史酷似书中所写的大屋,但不临海,也没有海崖,虽也有一场大...

Read more

谁也不会带我去南方了


 

侦探小说真的是一个趣味盎然的frame。保罗奥斯特可以把书生气的矫情、纽约的繁杂都装进去,阿加莎可以把亲朋好友和殖民地风采装进去,奥西兹女男爵可以让角落里的男人充场面,布洛克可以把美国式中年衰男的颓废泡在酒精里,塞得满满登登……岛田庄司和绫辻行人还最喜欢让建筑设计师给怪侦探搞脑子,真的,没什么比一本看起来像侦探小说的小说更有发挥余地的了。这个容器里,放什么调料主料其实都可以。关键只是作者心里有什么料,而且很可能是没法直白倾诉的阴暗悲伤的黑色部分。

《南方的海》,这本西班牙名侦探卡瓦略的故事,显然不是靠推理逻辑衍展的,显然不只是个人颓废的延伸。这本书的腔调怪就怪在死...

Read more

与何艳的对话


09年我在青年一代上的专栏可以自由挑选被访对象。对我而言是很开心的事情。从自己熟悉的朋友下手,我无非是想让这些事情变得更真实一点。不要有大牌杂志对造型的偏执狂,不要有顺应主编口味而调整的语气,不要有添油加醋道听途说Google的帮助。给一个很真实的“自由人”的剪影。

我们这帮没工作的人,眨眼都过了三十岁。回想十年前的意气奋发,天不怕地不怕,到今天有的人继续,有的人撤离,关于钱的问题也从二十岁的无所谓变成三十岁的有所谓,除了事业发展本身需要钱,私生活养老养小也要钱。所以有些人就撤了,有些人去发了。有些人归顺组织了,有些人逃到国外了。

09年我这个小栏目,就是和书店老板、造型师、音乐工作...

Read more

与渡口书店的高路谈零售业理想


渡口书店,向往温暖的零售空间

 

最早知道渡口书店,是因为一个曾经开过书店、又撑不下去的书友赞:“那是我心目中理想书店的模样!”小巧、整洁、安详,书目选择多样,库存不多,进货灵活,还能订书,有港台新鲜读书杂志,书友和经营者之间正面沟通,彼此心存善意,并决定做卖书之外的贡献,诸如设计读书活动。还有好咖啡喝,好院子坐。我认可这家小书店的一切理想化气质,便时常带朋友去店里转转。然后,便认识了高路,渡口书店的老板。

在小书店面前,我就能体会到“一己之力”这个词的无奈和善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习惯了在网上订书,这是大势所趋。还有好多次,少年读者告诉我,是在网上下载了你...

Read more

mossgreen.苔绿色的梦


陆宇星,苔绿色的梦

于是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国外设计:苔藓做的浴室地毯,不需要浇水,洗澡后站在上面就能养出苔绿色了。设计师正着手让这款浴室使用植物投入批量大生产,以降低成本和售价。当即,我就想到了Moss。

起初,我是被朋友带去Moss植物工作室的,惊讶地看到一方老上海弄堂的底楼花园里细细密密排布了一些绿色苔艺。她的网站www.mossgreen.info更单纯,教人有兴趣把玩园艺。Moss自己也会设计些微观园艺,放在朋友的店里寄卖,价格不菲。

Moss叫陆宇星,本职是建筑设计师,赴日留学期间爱上了园艺,回国后便把这套手艺带了回来,也引起...

Read more

从奇异的尸体,到甜的声音


2009年3月29日,姬十三、小姬、恐龙等松鼠会会员上了《老崔说事》,之后songshuhui.net就当机了。姬十三说,“央视真的很厉害,网站流量瞬间增加了20倍。”

自2008年末当选德国之声“全球最佳博客”、中国科学协会年度十大事件之后,松鼠会就成了媒体热点。尽管如此,我认为还是要重申一遍,“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90多个年轻人组成,他们是大学副教授、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科学记者编辑,和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白领。他们自命“松鼠”,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坚果,品尝科学之美”,旨在“让科学流行起来”。

姬十三说,他注意到我,是因为我写了一篇玛丽·罗奇所著《奇异的...

Read more

Nap Cafe,咖啡之匙


Nap Cafe,咖啡之匙,满溢幸福

 

Nap Cafe,最早是网上的一间咖啡店。店主是很年轻的夫妻,写着很亲和的Blog,配着很淡雅的照片。Zhuyi开朗外向,好像能应付各种类型的客人,更能搞定网店的销售系统。腼腆的Dewpearl爱拍照,更爱做点心。她说,点心不重要,重要的是带领大家一起享受围绕咖啡和茶的生活。很多人以为他们开的是咖啡馆,其实没那么简单:不是你点单、他们端上精美咖啡的那种“馆”。Nap Cafe更希望你分享到有关咖啡的知识和窍门,买到他们精选的咖啡器具,然后,自己回家泡咖啡、做蛋糕。

 

 

他们辞职没几年,想做咖啡店就做了。而且,从...

Read more

玛莉茶花,未来无正解,只要继续努力


第一次见到玛莉茶花,是在土豆网第二届影像节的颁奖典礼上。她的《许愿正解》得了最佳动画奖和金土豆奖。确如她所说,“受宠若惊”的小女孩穿着拖地长裙、捂着嘴走上台,有点语无伦次。那样子很可爱,甚至和她那部获奖的动画短片《许愿正解》产生了有趣的反差:作品在俏皮的黑色幽默里有些许严肃,还有对正统世界观的挑衅;可创作者却毫不掩饰自己的年轻调皮。她拿着沉重的奖杯,只顾着向镜头解释:今天没准备,上火,嘴破了。惹得台下的我们哈哈大笑。

独立动画视频制作,在电脑科技没有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可九零代就是在电脑前长大的,也是浸淫在各国动漫精品中,开拓了视野。八零年代的美国社会学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