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铜川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一览:
铜川新区经济数据统计一览表 | ||||||||||
年份 | 国内 生产总值 (亿元) | 同比 增长 | 规模以上 工业产值 (亿元) | 同比 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同比 增长 | 财政收入(万元) | 同比 增长 | 城镇人均收入 | 同比 增长 |
2007 | 5.238 | 25.25% | 4.687 | 36.38% | 4.15 | 46.07% | 2525 | 50.39% | --- | --- |
2008 | 11.9 | 16.30% | 22.5 | 24.70% | 7.78 | 85.50% | 3509 | 38.90% | 15818 | 44.10% |
2009目标 | 13.79 | 15.80% | 24.79 | 10% | 8.8 | 20.50% | 4300 | 22% | 18191 | 15% |
(四)、近年来铜川新区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新区开发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启动区7.2平方公里已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建成城市道路40余公里,城市绿地150万平方米。建设了一批教育、卫生和商贸设施,设立了金融、公交、医院等服务机构,已建设完成居住小区9个。目前,入区项目和单位已达到200多家,市级机关各部门已迁入新区办公。
200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新区将积极稳妥发展房地产业,不断积聚人气。面向长远,结合需要,积极建设住宅、商业及工业用房,适当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住宅小区,吸引老市区、耀州区、铜川周边区县及西安等地的居民在新区购房入住。同时,大力吸引华能电厂、铜川矿务局等中、省大型企业在新区建设生活区。力争到“十一五”末,华阳、阳光、铁诺、朝阳、飞鸿五大小区入住率达到95%,金谟、枫林、裕丰园小区入住率达到75%以上。加快商住街建设步伐,力争“十一五”末金鼎、铁诺、金谟、金裕、斯正等商住街全面建成,金鼎小区、太阳商城东西区基本建成。确保“十一五”末全区常住人口突破10万人。
三、铜川市房地产及新区房地产市场状况探析。
(一)、铜川房地产市场简述:
1、房地产市场状况:
“十五”期间,铜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为住宅建设的主力军,住宅建设开工面积14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2000年的8.2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1.55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00年的14.9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1平方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 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的20%左右,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5%以上。房地产开发队伍不断壮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发展到34家。
按照铜川“十一五”规划,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6平方米以上,新建住宅建筑面积120—150万平方米,力争使12000—15000户居民迁入新居,住房成套率达到85%以上。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3亿元,完成房地产交易额10亿元,保持房地产价格稳中有升,房屋销售率95%以上,保持基本无空置房。
2、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数据一览:
铜川市房地产市场数据一览 | ||||
年份 | 开工面积(万平米) | 竣工面积(万平米) | 建设廉租房 (万平米) | 拆除危旧房(万平米) |
2006 | 26 | 20 | 5 | 8 |
2007 | 30 | 22 | 15 | 8 |
2008 | 40.44 | 28.63 | 15 | 8 |
2009目标 | 35 | 28 | 18 | 8 |
3、房地产市场供应及需求简述。
2008年,铜川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现房+期房)完成58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108.25%,房屋预售项目27个,批准预售面积49.85 万平方米。
2009年,预计全年新开工住房面积35万平方米,建成28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3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15万平方米,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600户,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2711户。
到2020年,铜川全市需新建住房340多万平方米,每年竣工的住房要达到23万平方米。 由于历史原因,铜川市目前仍有近30万平方米的危旧住房和棚户区需要更新改造,其中相对集中的棚户区就有8处。
(二)、铜川新区房地产市场简述:
1、铜川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优势。
铜川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具有五大优势。一是区位优越:按照规划,新区将成为铜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于主城区。且距西安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0公里,西铜高速公路、210国道和咸铜、梅七两条铁路穿区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捷。二是政策最优:新区享受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铜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使投资者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三是服务优质:新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作,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的全新管理体制。四是设施优良:水、电、气等资源充足。为入区项目提供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排水、排污、道路及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设施,项目进地即可开工建设。五是成本最低:新区的水、电、气、通讯、劳动力价格、汽车运价等主要生产和服务费用与省内同类地区比较相对低廉。劳动力充足,劳动者素质相对较高。
截止08年8月,新区累计住房开工70.91万平方米,竣工47万平方米,总投资69795.4万元,其中08年开工5.67万平方米,竣工2.88万平方米,总投资1043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