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生的博文《向李辉先生讨教交规》于两日前贴出,今早用手机粗粗一看,有一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以为,易先生在立场上是反儒家的。这里不拟做一个是非判断,因为立场不同,是非观便完全不同,比如贤士大夫追求高贵和高雅,但无产阶级的名言是“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我只想提醒易先生注意,从易先生的立场出发认为是“交规”的东西,在另一种立场的人看来,可能根本就不是“交规”。在易先生和李辉先生之间,可能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共同信守的交通规则”,而更是一种立场的冲突。
一、易先生博文预设人都是平等的,而儒家从不信人生而平等之说。
易先生的立场,其基本出发点是承认“人都是一样的”,承认“普遍人性”。正是基于此,他有一种担忧,今天你李辉可以这样拷问文怀沙,明天你又何尝不能拷问其他人。今天李辉可以拷问文怀沙,明天王辉赵辉何尝不可以拷问易中天易南天易北天。这种以平等学问为前提的立场,是现代性的表症之一,而恰恰是孔子学说最激烈反对的。孔子的一切学说,都是基于人性有等差这一基本论断。西哲施米特有言:“谁在说普遍人性,谁就是在欺骗!”东西方最伟大的哲人,无论是孔子耶稣,都决不信人生而平等之说。此易先生博文之反儒家者一。
二、易先生宽于恕己而严于律人,儒家重三省吾身。
易先生久居武汉,后徙厦门,可能因为长期与北京文化圈隔膜,对于一个在北京文化圈已经臭大街了的“文大师”,他的种种卑劣行径,大概毫无所知,这才亲任主持,与“文大师”在电视上有一番精彩对答。北京学界,凡稍有风骨者,睹“文大师”皆掩鼻急走,这些易先生大概都了无所见。现在的问题是,易先生对于过街的老鼠,不但不喊打,反而对拿了扫把出来打老鼠的李辉先生大喝:鼠有鼠权!你要停手!儒家的立场异于是。儒家讲慎独,讲吾日三省吾身,讲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总之儒家认为,如果你站得正,行得端,那自然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如果你站不正,行不端,那就怪不得口碑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此易先生博文反儒家者二。
三、易先生相信法律万能,儒家认为徒恃法律,民免而无耻。
易先生的博文还有一个逻辑,就是基于现代法律精神,要讲证据。这一点我完全赞同。但易先生完全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各自界限。世上并不存在道德法庭这回事,李辉对“文大师”的“三问”,不是作法律上的审判,而只是道德上的诘问,他所提出三点疑问,不可能是对“文大师”的定谳,他只是做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该做的事。而即使我们承认有道德法庭,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个社会除了法律,没有宗教、道德等约束,很多人就会想着去钻法律的空子,或者,在没有法律的时候尽情为恶。孔子说如果用法律对付老百姓,他们就会免而无耻,而用礼义廉耻去教导,老百姓就会有耻且格。只讲法律,不讲道德,就是三聚氰胺、“文大师”、“文化苏丹红”的社会,我想易先生对这一社会应该不陌生。片面强调法律,而忽视了道德的无形力量,这是易先生博文之反儒家者三。
孔子制法,垂範千古,他不仅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更要引导人心作向上之努力。这种深邃的穿透历史的眼光,是天真的以平等哲学为前提的自由主义者要瞠乎後尘的。对于“文大师”这样劣迹斑斑、欺世盗名之徒的道德追问,李辉不是做得太过了,而是做得还很不够。只有当我们的社会重新树立起道德风尚,鱷鱼才不敢再含泪,活人才不敢再羡鬼,“文大师”之流,也才只能夹着尾巴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