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国
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我以为由这几个部分构成:民众共同的生活权、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经济权。生存权是提高生活权的前提,发展权是提高生存质量的保障,而民众的政治权利,则是为民众获取平等的发展权、平等的经济分享权的制度保障。由此可知,政治思想决定政治机制、经济分配和经济发展机制。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呢?就是围绕国家核心利益而制定的。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说一下中国的现实: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导致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原因,人们说了很多,呼唤消除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有人也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但事实上,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继续扩大。为什么会继续扩大?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用立国思想审视背离立国思想的政治经济思想,回归立国思想。有人可能说,立国思想和两极分化、阶级对立与国家核心利益无关,其实,持此论调者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无知。因为,立国思想是一个国家核心利益的精华之精华,特别是中国的立国思想,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核心利益之核心。由此可知,否定立国思想、立国原则,就是维护即得利益,否定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权利的行为。也由此可知,捍卫立国思想和立国原则,就是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
就世界范围而言,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最大损害。因为,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是导致社会动荡最根本的原因。而一个国家的社会动荡,即推动了公平正义的发展,但同时也可能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损失,这是自人类历史有阶级以来社会发展的铁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说美国,为了降低阶级矛盾带来的社会风险,一般采取对外掠夺,弥补国内资本剥削和掠夺民众造成的损失,给予生活保障,化解民众的反抗情绪(这就是国内某些资本主义学者一再提倡给民众体面生活的根本原因),保护自由掠夺权和剥削权所采取的措施。由于中国是后发国家,不具备自由掠夺别国资源与财富的能力,即便具备自由掠夺别国资源与财富的能力,也是中国的立国思想和立国原则所不允许的。
但是,中国要发展,也必须发展,因为,发展是中国人民生活和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但是,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国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呢?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发展中国。所以,在坚持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大原则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成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也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核心利益之所在。
由此可知,谁破坏立国原则----社会主义-----谁就是破坏中国的核心利益。
因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离不开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机制。
因此,中国人民有权利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机制,维护自己的根本权利和根本利益,更有权利维护立国思想和立国原则。因为,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机制,维护自己的根本权利和根本利益,维护立国思想和立国原则,就是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有人可能认为,在这个谈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短文中,我用那多大的篇幅谈什么是国家核心利益,是离题了。但是,我之所以在本文一再谈什么是国家核心利益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某些学者在谈国家发展战略、军事战略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维护来维护去,最终维护了美国的核心利益,这就是张召忠先生所指斥的“一些学者是美国培养的,帮美国人来忽悠中国人”现象,也是我在“中国人民应该向汉奸学者说不”一文中所说的精神汉奸现象。
分不清国家核心利益的概念,或者用美国的价值观对国家核心利益作为判断标准,一不小心就会滑进精神汉奸的泥淖。从另一个角度说,分清国家核心利益概念,有利于人们分清事非,并对未来动态复杂的国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张召忠先生透露,美国每年军费开支达到世界军费开支的67%,余下33%,由世界各国分摊。而美国的战略东移,对中国呈三面包围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永远保留战争表达权,随时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但是,要捍卫国家核心利益,首先就必须捍卫中国的海洋权,掌控陆地空间的战略制衡权,同时,也应该制定规划,有效防止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外空空间的占领。我之所以反复强调中国必须永远保留战争表达权的原因,就在于战争表达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般而言,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最佳表达方式是文化、政治、外交等,但是,在霸权主义者眼中,文化、政治、外交等表达方式不过是霸权者手中玩弄的游戏,所有游戏都是为霸权服务的,比如,占世界军费开支67%的美国指责中国威胁美国安全,其实,一个拥有基本知识的人都十分清楚,在中国威胁论的背后,藏着美国霸权主义的魔爪,而美国的战略东移就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要发展,从陆地空间上来说,就必须突破美国对中国陆地空间的战略包围,这是其一。其二,从海洋空间上来说,保持中国海洋空间完整无损与公海通道的畅通无阻,是扩展中国生存空间的必备条件。其三,从中国领空和外空空间上来说,其领空与外空主权亦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其四,从经济主权上来说,大面积经济主权的丧失,使中国面临主权空置的危机。其五,从价值观上来说,由立国思想形成的价值观,逐渐蜕变,或者说与国际接轨,也就是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所替代。面对种种危机,中国如果再放弃战争的表达权,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当然,中国现在面临的各种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价值目标的改变。
也就是说,价值目标是社会机制形成的主导因素,而战争选择则因为核心利益。另外,也是战争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拓展国家生存空间的前提条件是建立自己的安全屏障。而国家安全屏障的建立,往往需要战争表达。
在我的文章后,我读到了很多网友留言,有赞同的,也有咒骂的。赞同者认为我有战略智慧,咒骂者认为我是战争狂人。在此,我向前者的理解表示感谢,对后者我想提醒一句,世界历史证明,战争态度、战争意志也是制约战争的重要途径,而一个失去战争意志、战争态度的国家,往往是战争的聚集之地。当然,战争能力是制约战争发生最重要的途径,但是,战争意志决定战争能力,而不是武器装备战争能力。和平源于战争,和平时间的长短源于军事力量的制衡,而不是相反。再提醒一句,在社会上我们往往看到,那些挨揍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力量弱小的人,而是那些力量相当大但却失去应战意志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打架是这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如此。这是世界战争史的不二金律。
2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