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街头的孩子:“爸爸,我想睡觉,我困了”


题记:

近来,湘女读到一篇文章(详见下面),强烈震撼着我的心灵,模糊了我的视线。

 

  

原新闻如下:

 

来源:新华网 和     信息时报 20080425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8-04/25/content_8046585.htm

 

一个死在街头的的孩子:“爸爸,我想睡觉,我困了”

 

13岁少年没钱住院喊着"爸爸"病死街头()

 

昨天下午,13岁的电白男孩文锋病死在越秀北路路边。  

  

 13岁的戴文锋,11个月大时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时断时续的治疗让他走过了13个春秋。前几天,文锋的病情愈发严重,在医生的建议下,父亲戴伟金背着他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然而仅有的2000多元治疗费对于“心脏病”治疗无疑是杯水车薪。   

  

 昨天中午,戴伟金背着儿子走出了医院。没想到这一走,文锋呼唤父亲的声音便消逝在越秀北路那棵老榕树下。   

  

 没钱,孩子被背出医院   

  

 文锋来自广东电白的乡村,父亲戴伟金没有固定职业,靠打散工维持一家人生计;母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422日,戴伟金夫妇背着文锋来到了广州,“我们并没有报很大希望,只是想检查一下,看看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看看专家还有什么办法治疗,能不能救孩子的命。”文锋的母亲说。当他来到广州时,文锋已经不能走路。昨天上午,戴伟金夫妇背着文锋来到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医生对我们说孩子病情 危急,需要马上住院先进行相应的调理。然而,我身上以及银行卡里只有2000多元,已经是家里的全部积蓄,我们为了给孩子治病已欠债2万多元,被逼无奈,12点多我便把孩子背出了医院,想下午再过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戴伟金说道。   

  

 “爸爸,我想睡觉了”   

  

 “从医院出来,文锋一直说心很痛。下午1点,在快餐店,他虽然说饿了却只能吃一点点,吃完饭后,我们便背着他来到越秀北路附近。”戴伟金 说,下午2点,他背着文锋走在路上,文锋说他困了,“‘爸爸,我想睡觉!我困了!’孩子说,背出50多米后,他说‘爸爸,我好辛苦!心好痛!’于是,我们 便在越秀北路口的工地外停下来,他说‘爸爸,我不行了!我没有力气了!’说着说着,孩子的手脚渐渐不动了,眼睛也慢慢闭上了。我们夫妇抱着他一直在路边哭泣。”   

  

 有目击者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以为这一家子是在路边乞讨的人,后来看着他们抱着孩子痛哭,知道真的孩子没了,“真可惜!真可怜啊!”几名围观市民感叹。   

  

 “我一定要带儿子回家”   

  

 对于来广州求医,文锋父母悔恨交加,“孩子几天前在家里虽然一直在咳嗽,但是仍然能够爬上爬下,还能自己倒水喝,能自己上厕所不用人来扶。或许他还可以在家里多呆些日子,没想到……都是我的错……”文锋的母亲痛哭流涕,难掩深深的自责。 

 

——————————————————————————  

  下面是一个铁血网友的评论,看来 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身上流的并不是钢铁般的冷血,而是沸腾的热血! 社会的共识决定了中华民族依然是欣欣向荣的!

来源:http://bbs.tiexue.net/post_2745981_1.html

 

   看了这篇报道,我泪流满面,爱人察觉了,问我怎么了。看完后,她同样哭了,她从身后抱着我,我们的眼泪在这个夜里肆无忌惮的坠落,很奇怪,全世界每天都有人在死去、每天都有家庭支离破碎,可电视之外的我们却一边漠然地看着、听着,一边做着自己的事。可这一次,我们却哭了,我想,因为我也是个父亲,她也是位母亲,我们爱我们的孩子,为他会笑而笑、为他会说话了而高兴、为他每一次感冒而心痛、为他的每一次哭泣而手足无措......同样,那个十三岁的孩子的父母也如是。

   我可以感受到那位父亲的痛不欲生,是的,我能。隔着遥远冰冷的空气,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哭声。这个不幸的孩子让我想起自己的孩子,我的儿子才两岁多,聪明、健康、快乐、英俊,他是我生命的全部,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是富有的。可我还是害怕,在每个看到别的孩子不幸的晚上,我的恐惧会整夜整夜缠绕着我。我怕有一天我同样一文不名,什么都没有了,而他也病了,可能在医院外他也会无力地说:“爸爸......我好难受......

 

   是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如今风光无比的人都可能会遇到逆境,这个时候谁来保护我们呢?也许有人会说是你自己倒霉!可我说不!做为一个公民,我纳税了、我为这个政府做贡献了!在我无能为力的时候,政府有义务帮助我、保证我及其我亲人的生命权,对于政府而言,这是不容推卸的义务,就像我交税一样!

 

   做为一位共和国的公民,上文里那位不幸的少年用他苦难的经历讽刺了当权者、用他短暂的生命唾弃了这样病态的社会!那些所谓的爱国者们应该愧疚,当你们高喊这样那样的“爱国”口号时,可你们却视而不见这个“国”里有太多的不值得你爱;当你们要抵制这个抵制那个时,却偏偏不抵制对你们毫不负责的“主子”!

 

   那个孩子,他本不应该死的,今晚,做为那位不幸死于父亲背上的孩子的同胞,我无比惭愧,我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我的爱人向那位同样的父母说声:“愿上帝与你们同在......阿门!”

 以上[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苍天何不主持公道???!!!

湘女问问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人:你是否是人?中国的两万亿美元财富到底花在何处?这些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是否用于民生?该如何用于民生?

为什么在“普天同庆的太平盛世里”,在“车流不息的繁华都市里”,竟然发生了只有罪恶的北欧资本主义里才可能发生的“卖火柴的小姑娘”的故事?中国老百姓从来就不缺苦难,在少数人享受着别墅、宝马和动辄上万的晚餐、免费的医疗待遇时,为什么不把起码的廉价医疗普及到城乡的各个角落呢?为什么现在的农村医疗还比不上60-70年代的赤脚医生呢?李谷一在出道之前,曾经在湖南做过长时间的赤脚医生。可惜,现在赤脚医生只是中国永别的纪念碑了!

 

在当代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二部定价理论;说的是在同类产品或者服务市场上,可以同时并存两种价格,一种价格很高,对应的产品质量非常高或者服务质量非常高,类似于VIP,但是价格远远高于成本;一种是类似于成本定价,满足最低功能或质量的产品,即大众化产品或服务。厂商的利润只来源于高定价产品,基本上在以成本定价的产品上是无任何利润甚至是亏损的,但也要做,是做市场份额。无论厂商还是消费者,因为各自的选择不同,都不存在“套利”行为。这样的例子在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但是中国现行的医疗、教育却基本上是失败的。不是医疗、教育不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而是必须改革,是改革的路径出了问题。

 

怎么改?

湘女认为:不能一刀切,必须“二部定价”,甚至“多部定价”。首先,对于由于历史惯性享受免费医疗的各级干部,继续享受免费医疗,但要算明帐,要补贴就要明补,要补到这些干部的每个人人头上,由他们自主择医,不要暗地里补贴,暗地里补贴就像“经济适用住房”一样,开宝马住经济房的很多,北京不是有一个人神通广大倒卖了几十个住房吗?只有明补,他患病了才知道找对医生,暗补就是过度医疗,小病就当大病医。其次,对于“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将部分三甲医院私有化,专门用之于富豪的VIP医疗服务。最后,对于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无论城乡,提供适度的起码的普及到每个家庭的医疗服务,这种服务的收费主要靠基本医疗保险、部分商业保险,同时家庭按照其实际家庭收入来支付一定百分比费用,由各级政府提供起码的医疗设施,由商业保险公司、社区居委会等作为第三方监督审核医疗费用的筹集和支付。

 

祈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不再因病痛无钱医治而消逝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