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各路出国镀金的游子们纷纷学成而归,带回不少新理念。由于早期能够出国深造都是上流社会的子弟,回国后也能借助各方的实力进入重要岗位,有了海归专家的身份,因而媒体上自然多了个指点迷津和带有某些主流指导性的说法被广为使用,那就是遇到什么国人不解的新问题大多冠以专家意见、与国际结轨、甚至于做的接近西方国家的都会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摇头晃脑。
最麻烦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也由这些专家言论左右。经济危机过后,人们才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缺乏中国人的美德,才会跌的如此惨重。
不知什么时候,拿来了香港的楼花销售政策,短短十多年,把房地产作为地方财政不可争议的支柱产业,把只要可以用来盖房子的土地,全都作为未来的开发用地,地方政府官员请国际上知名的规划师,把自己管理的范围,画成红红绿绿的块,然后卖地、招商、建房、卖方、喝酒、收钱……。
我是房地产开发行业一员,也是一个城市居民,因为有事到外地两个月,哪知回来后,还没有到亲眼目睹的时候,窗外的海景已经全无。用这样的速度搞建设,恐怕再多的土地也供不应求啊!
难道真是社会居住需求?明白人都知道,需求真实存在,但是不是居住需求,而是投资需求!稀缺的土地资源的不断增值推升了房产的升值预期,购买房产变成了人们资产性收入来源。加之各项现行政策使得楼市的投资属性占据了主要地位,房产是唯一越用越值钱的商品。拿现在房地产业的现状来解释:就是一个有限的资源,被无限的投资需求所绑架,带来的是无尽的供需失衡,一个越来越大的的供需失衡!
要想改变现状,除非改变用市场方式调控楼市的总思路,转而用人人都有房住的基本保障思路。
本来金融危机是个好机会,可以阻止错误继续,所以我还在静待平稳复苏的到来,可是,我们的官员和专家们根本就没想改变现状,为了达到8%的增长承诺,饥不择食,选择了不计后果的方式,使得我国又错过了一次调整房地产业属性的最好机遇!
18亿亩!国土资源部定调为耕地保护的底线,但是开发商每天都在盖楼,土地每天都在递减,不知道这些办公室的官员们,你们拿什么保护18亿亩?18亿亩保护是到什么时候的承诺?当然,在制定这个数字的官员下台之前应该问题不大。可是社会还得发展,人口还在增加,财富还在增加,不断增加的财富用金融的方式投向楼市,使得一部分增加的财富变成固化的水泥,买回来的铁矿石变成钢筋,周而复始、楼市供不应求、平抑楼市价格、加大土地供应、满足投资需求、良田变成水泥、不断恶性循环。不用一代人,就得到新疆内蒙买房了。
我国的面积大,投资热点少,任何一个热点都可以非常容易炒爆,不能不计后果与国际接轨,不能有用的就接轨没用的就不接轨。况且现在看来有些东西发达国家还在向我们靠拢!比如消费习惯、股市裸卖空政策等等。
我不是否定市场经济,而是想说有限土地资源不能用市场的办法来满足不断增加财富的投资需求。我们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却占用了祖先留下的大量土地,以此速度,再过20年,就只能是拆旧的盖新的,到那个时候,18亿亩早就被改写,我们的子孙,都只能靠蜗居在上辈留下的房产里打麻将?
真不敢想!好在那个时候我也和这些官员们一样,都不在位了。
楼市讲究供需平衡,既然供应是有限的,就应该控制需求已达平衡,除此之外,任何调控都注定是徒劳的!
我想说:
房地产不能是投资产品,应该是生活保障。
房地产不能卖楼花。
房地产必须有条件供应,不能一户多套。
为保证百年大计的质量,必须提高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