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中国民企,逾3年者众,5年者多,10年者稀;而逾20年光阴、历生死如三餐、化波折为转机、气若游丝若隐若现者可谓之奇。
20年前,飞龙之于中国保健品业,堪比微软之于IT;20年间,飞燕减肥茶、延生护宝液、伟哥开泰胶囊、热毒平以及人性殿堂,曾经的辉煌和无奈交替切换;20年后,飞龙老去,姜伟思退。
“这一次,与保健品完全没有瓜葛,只是一壶浊酒以谢天下。”2009年7月28日,万豪一楼茶吧,自称酒量半斤的姜伟言之凿凿。两个月后,“延生护宝醪酒”将在沈阳铺货。
“飞龙此前的所有时代就此终结,我将不再接受任何采访。”姜伟说,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飞燕迫降——一纸内部协议的教训
上世纪60年代末,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第N次穿越沈阳东南郊荒山子地区通往桃仙乡的青纱帐,每天,他都要在这条求学之路上花费2小时40分钟,怀里最多只揣过两个大饼子。数年后,姜伟长成,从保健品到现代中药再到网络,他仍在穿越,而取代大饼子的则是亿万身家和无边的争议。
从“文革”到“下放”再到“下乡”,1954年生人的姜伟一步没落,风雷激荡的社会变迁使他的性格里糅合了乡村的粗犷和城镇的圆滑,而这恰恰为其补充了日后成为商人的基因。
1977年,姜伟考入辽宁中医学院,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另一个名叫郑筱萸的人也跨入了复旦大学生物系。同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日后,他们却成死敌。
1986年,曾官至辽宁省中药研究所药物研究室主任、做过国有研究所下属小厂厂长的姜伟辞职下海。32岁的他并未像多数人那样留有后路地选择停薪留职。至此,姜伟寻得第二条小径:与第一条求学之路使他脱离困苦不同,这条路则助他成为红极一时的业界英雄。
“1986年3、4月份,辽宁省科技工作电话会议召开,主题是科技人员要服务于生产,进入到生产第一线,我被那次会所动员,认同科技人员的价值在于为生产服务,把科技成果在市场上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姜伟说,建国后的第一次脑体倒挂间接导致科技人员生活安逸、进取乏力,“大学毕业后,我的工资从46元到54元再到63元,3年3涨,到1986年已至67元,收入之高令人羡慕。”
当问题被国家看出时,科学研究市场化就变得势所必然。
其时,商机和财富就像街边小贩的叫卖声一样无处不在。1987年,经口头商定,姜伟占股30%出技术与外方合作开发了飞燕减肥茶,一年进账300万,也正是从这时起,姜伟见识到了媒体广告的威力并使之成为其日后走向顶峰的不二法宝。
看到这些钱时,姜伟就像一个农村孩子第一次见到恐龙,但兴奋和金钱很快就化为乌有——外方撕毁了空口无凭的协议,一分钱也不源留给姜伟和中方员工。官司于1988年打响,1991年落幕,争回的18万元全部分给了员工,之后姜伟从合资企业净身出户。
“当时后悔过于草率,没有与老练的外商把技术占股协议落实于纸面。”但回顾过往,姜伟也不无抱愿,“那时候又有谁教我们呢?真正的企管书籍直到1994年才被翻译出来。”
那段时间,姜伟就像老君炉里孙悟空,“体重掉了10多斤”,但很快,浴火重生的他将震惊各方神圣,而姜伟商途第一步中的悲喜,也魔咒般的附身飞龙及其以后的事业。
飞龙奇迹——NO.1是怎样炼成的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保健品尚未越出东方地平线之时,姜伟却深为所动,但下海之初,姜伟的中药理想仍未被保健品情结完全取代。
1989年,姜伟与香商联手创立飞龙公司,注册资本75万元,第二年推出中药“妇女幽兰栓”,但“有些超前”的该药并未给飞龙带来任何收益,反倒令其砸进80余万元的研发与广告费用。此时的姜伟并未意识到畸型的广告与营销之水确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另一种神奇的液体很快就弥合了飞龙之舟的浅度裂痕。
延生护宝液的确神奇。在中国还没有保健品概念的时候,借助它,沈阳飞龙集团1991年实现利润400万元,1992年6000万元,1993、1994连续两年,飞龙的市场像热带的蔓草一样迅速扩大,利润超过2亿。
姜伟的财富开始膨胀,无人能及。“‘中国保健品1号’就是这么来的。”姜伟坦言,作为飞龙集团的总裁,他所获得的荣誉和桂冠在中国民营企业家当中是屈指可数的: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科技“双十”跨世纪人才等等;他还多次赴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仅辽宁省和沈阳市7年内颁给他的荣誉就多达14项。
至于众人所关心的营销费用问题,姜伟只报以“几千万”的略数,但多年来,业界较为公认的说法是姜伟的手比丝毫不亚于当年的秦池和哈药六,而后者的广告轰炸费用相当于每天给央视开去一台奥迪。就连直到今天,几乎与广告绝缘了的姜伟一谈起电视屏幕上五药八门的保健品广告仍有“过来人”的优越感:“是我在报纸上发明了‘科谱广告’,现在叫软文;而如今仍在干的好多‘坏事’——专家证言、机构证言、病历、药物作用机理等等等等,也都是我发明的。这一点,全国人民都承认。”
彼时的姜伟声名赫赫,但在广阔的资本市场和强势的郑筱萸面前,他仍是一隅之士。
转型悲歌——上市与贪官同样可怕
一贯超前的姜伟1994年时已预见到遍地烽烟的保健品市场颓势难返,一统江山的好日子正在远去,听凭兴趣、率意而为的时代已经结束,遂决定转投现代中药。但飞龙的一土一石并未因姜伟日程表上简单的勾画而改善,甚至于竟然出现了反向的改变。事实证明,这是姜伟事业上的第二个失误,此前的第一个是他与上市擦肩而过。
为应对萎缩的市场和忧心的现金流,1995年之前的几年姜伟一直在运作飞龙上市。1995年3月26日,香港联交所批准飞龙上市,只差挂牌,但关键时刻姜伟突然对配股事宜显示出了极大的担忧,“配股之后,我的股份会被稀释到20%左右,一旦有人联手恶意收购,企业就是别人的了。”最后时刻,无须征得任何人同意,姜伟选择了放弃。
事情并不简单,姜伟为他的率意而为付出了深度代价。筹备上市时为达到业绩要求,飞龙于1994年一口气向市场铺货2亿多,“结果上市未成,供求关系也变了,结果可想而知。”飞龙从此一蹶不振。
与姜伟相比,“巨人”史玉柱也曾陷入危局,两者当时被并称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两个倒霉蛋”。而后者却靠“脑白金”成功翻盘,只用3年便还清债务、重装上阵;但飞龙却没那么幸运——在错误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结果却导致了另一场错误。
1999年,在保健品市场陷入混乱、上市之事又无法重提的情况下,飞龙不得不走上它面前仅剩的现代中药之路——当年,伟哥开泰胶囊问世。然而,希望之火的熄灭竟与燃起同样迅速。
“郑筱萸何止让我损失了10个亿!”时至今日,尚能够坐在万豪茶吧里接受采访的姜伟仍表示,媒体当时给予他的同情额度不足。彼时的报道称,这位国家药监局局长泡制出的“劣药案”令姜伟的损失接近10亿。但鲜为人知的是,1999年4月的广交会上,12日至16日,伟哥开泰胶囊4天中的订单额就高达5.6亿元,结果4月14日,伟哥开泰胶囊被定为劣药后全部作废。
虽然2003年热毒平现身,但这款研发于1994年的现代中药在市场上也只能称得上是成绩平平,对飞龙而言于事无补。2007年,被百姓冠以贪官身份的前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伏法,但在此8年前,飞龙已经彻底折戟,虽然姜伟曾在“劣药案”诉讼中胜出。
乾坤已然逆转,却无法地覆天翻。2007年7月10日,入夜,北京下起阵雨,在一家不起眼的饭店,一个人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独酌至深夜,此时,全国数以百计的记者正在寻找他。这一天,姜伟手机关机;这一天,郑筱萸被执行死刑。
“因为他死了,我生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次日,与媒体恢复联系后,前一天忘却一切超然自饮的姜伟说,他没有理由不“放下”些什么。
另一个变得不再重要的,是那个现代中药梦。“中药没有‘现代’,只有‘方便’。”姜伟, 这个曾经相信自己是往古老中药的躯体里输入新鲜血液的导管的人坦承:任何纸面和形式上的变革都医治不了社会生活中的顽症,在中药领域,传统和现代更是不可能长期同床共枕。
2007年,姜伟出乎所有人意料,创办人性殿堂网站,但飞龙未能因此重生。不过,业界却因些形容姜伟“像布料上一块倔强的皱褶,不会被轻易熨平”。
网站坍塌——超前还是短视
“人性殿堂网是由飞龙集团董事长姜伟先生历经20余载对《周易》和西方心理学的研究而做出的资料汇统、整理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最高智慧……是哲学的哲学;聪明的聪明;经典的经典;实用的实用……能够暗示您具体的未来;实现您成功的公众认知欲望;达到您成功占有异性对方的目的;并告诉您未来命运的具体走向和调整您获取权力财富的新方法。”如今,人性殿堂网仍在,只是从运行一年多之后开始,页面就没有再更新过。
对于网站的停下,姜伟很是懊恼,但他别无选择。2007年:姜伟原本设想由他的经理们继续经营药厂,他本人则专心开发网站,但时过境迁,最多时把10000多人管理得井井有条的20多个经理,竟然连当时的200多人都管理不好,而且20几个人还内斗不止。一个深夜,忍无可忍的姜伟把仍在吵架的他们全部开除。那段时间,姜伟像只拼命追逐花朵的蜜蜂,网站和药厂,顾此失彼。
最终,网站暂停,成了姜伟仍在向往的天边的云。接受《时代商报》采访时,姜伟仍坚称网站是个好东西,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也许是沧桑太重,也许是繁华太轻,姜伟一口竟气交纳了20年、总计近30万元的域名使用费,“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人性殿堂都是我的,只要有它,我就还是个亿万富翁。”
不管姜伟怎么看自己,但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在错误的时间想做正确的事——他早已离开了竞技场。
浊酒一杯——为了忘却的纪念
自网站之后,姜伟沉寂了一年,2009年7月,他又带着一种神奇的液体出现,而这一次,不意味重新开始,而代表正式结束。至少,姜伟自己这样认为。
“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2008年年中的一个雨天,姜伟检查存放飞龙公司存放雄蚕蛾的仓库,当时一种发酵的味道扑面而来,姜伟大喜,“啥也别做了,酿酒吧。”雄蚕蛾是延生护宝液时期飞龙公司剩余的原料,50公斤一桶,足有10000桶。姜伟估算,全部制成酒市值超过30亿。
姜伟果真做了,经雄蚕蛾发酵制成的“延生护宝醪酒”已经完成上市准备,10月将在沈阳全面铺货。对于这“一壶浊酒”,业界的猜测是“或可使飞龙的天下高山为谷深渊为陵”。
但这一次,外人可能只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尾。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对《尚书》中的这句话,已过“天命”直奔“花甲”的姜伟深信不移。多年来,他不得不面对一个矛盾并尴尬的现实:一个学中药出身的人不但搞不好中药,而且还成了保健品“大腕”;守着容不得虚假的专业,却要靠“忽悠”赚钱。
“延生护宝醪酒与保健品没有一点瓜葛,就是一种含有中药成份的酒。”姜伟说,将为此酒积极寻求合作和代理,并将向洋酒市场渗透,通过技术注入提高洋酒的功能性,但这并不意味飞龙的再生,而是结束——一个时代的结束,“我要用这款酒把我的人生‘放下’。我,就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家,不是‘卖药儿’的。”
尽管“延生护宝醪酒”的前四个字仍令人怀疑姜伟能否彻底抛弃保健品情结,“但那是别人的事了”,姜伟称,此后他将走进幕后,专心科研,不再接受采访。
姜伟再次带领飞龙奔向一片地域,或许,这是唯一的去处,或许,这一次,这个矛盾、疲惫而又彻悟的人能够实现愿望。
把酒谢幕 飞龙的最后一扇门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