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然间看到过一个杂志,上面有一个标题,叫“你了解富人心吗?”,就是说你了解有钱人在想什么吗?回去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和很多有钱人做过交流,总结下来,我觉得有钱人最关心的,想的最多的,有这么三个问题:第一,健康;第二,财富的保值;第三,财富的传承。我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我发现,追求健康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而幸福的最大因子是快乐。财富保值的最大核心是战胜通货膨胀,也就是资产安全。财富传承的核心是传承理财的方法和经营家族资产的能力。那么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在保证资产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去争取,至少要跑赢通货膨胀的财富增值,而在追求财富增值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快乐的心境。所以,我今天所讲的主题,放眼未来100年,股票是最安全的资产,将从战胜通货膨胀,实现财富稳定增值和快乐人生两个角度去讲。
首先,我们来讲,什么样的资产最安全。大家都说股票市场风险很大,但是对不对呢?我们通过看几个例子,我们就会知道,股票是风险最小的资产。我们一般在配置资产的时候,有这么几个选择,存银行或者买债券、买黄金、买房子、买股票。那么这几个大家最常见的资产当中,他们的风险和收益到底谁更大谁更小呢?我们通过研究美国近37年的数据,我们发现,股票资产是最安全的。为什么要看37年的数据呢?主要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资金推动逐渐成了资本市场活跃的重要力量,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了,全世界用以衡量价值的东西不再是黄金而变成了纸币,这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所以,我们要研究最近37年的,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才有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把钱存银行。千万不要把钱存银行,这是最不安全的资产。如果按照年利率3%复利增长,37年,资产增值199%,就是资产变成了原来的3倍,年平均收益率5.3%,感觉还不错,但是别忘了,美国近30多年,CPI平均值大都在3%,而且很多国家把3%的CPI变动作为调控目标,就是大家所说的适度通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扣除通胀后,存银行不会起到增值的作用。
其次,我们来看黄金。很多人认为买黄金可以保值增值。实际上大错而特错。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最近37年黄金价格的变化。黄金的价格,我们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黄金本位时代,黄金价格每盎司就30-50美元波动;第二个阶段是黄金与美元脱钩之后的走势就是从1972年到1980年,8年黄金价格涨了800%,但是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里,黄金价格就再也没有创过新高,20年的时间,不但没涨,而且是跌的。80年到90,全世界政治动荡起伏,黄金一会涨一会跌,但是到了90年代,全世界几乎没有通胀预期,也没有人买黄金了。那么2000年以后,黄金又开始了牛市。我们看整个37年,黄金涨了1300%,就是翻了13倍,平均每年35%。看看还不错啊,但是别忘了,如果你买在黄金的历史高位上,可能20年都不能解套。我们看看黄金的第一轮牛市,8年翻了12倍,但是这轮牛市,8年半涨幅240%,就是说翻了2.4倍。也就是说,黄金将来增值的速度会很慢。而且,黄金今后的走势是不是要走牛市,本来就得打个问号,美元能贬值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美元继续贬值,黄金也没法回到金本位的货币支付手段了,也就是说,黄金将来就是一个金属。不要过高的估计了他的价值。好,这是黄金,下面我们看看地产。
这是美国近37年住宅价格指数图。从1972年到现在,住宅价格指数一路稳步走高,尽管过程中有过调整,但是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如果没有在短期内得到过爆炒,地产的确起到了保值增值的作用。那么他增值的效果如何呢?通过这个图标,我们发现,近37年,美国住宅价格指数翻了4.7倍。平均每年12%的收益。所以,买房子可以保值,战胜通胀,但是他也就这个功能,指望买房子发大财比较难。或许大家不这么认为,因为最近几年我们很多买房子的,赚了很多差价,都增值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正好经历了房地产改革后的一个爆发期,在房价突然从一个住房变成商品的时候,房价有了一个脉冲,被我们遇到了。但,这绝对不是常态。常态是房子慢慢的增长,而且速度是很慢的,也就是可以战胜通胀而已。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大家都认为风险很大的股市。先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4年的584点到2007年的140000点,33年翻了23倍,平均每年69%。这个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在33年的时间里,犯了18倍多,年均收益率55%。那么到了现在,我们就已经很明白了,投资股市获取的收益要远高于其他投资品,如果你选的股票足够好,其收益率还不止这样。我们刚才看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33年翻了23倍,标普33年翻了18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琼斯工业品平均指数的成分股都是好公司,成分股会不断的调整,我们只要能找到可以存续时间够长而业绩都稳定的公司,收益率就可以超越平均指数,如果我们买入的是成长股,那收益率就更可观。毫无疑问,投资股市的收益率最高,就意味着风险其实是最低的。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觉得股市风险高呢?那是因为股市波动大。如果股市像房地产那样,没有那么大的波动,尤其是没有那么大的向下波动就好了。对,非常正确,但是有没有办法让这种波动变小呢?如果股市长期看是收益率最高的,而向下的波动也变小了,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这就是后面我们要讲的我们公司5M投资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我们公司新龟兔赛跑的精髓。这个后面我还会讲到。
如果我们能避免资产的向下波动,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将来中国股市有没有这么大的收益率了。我们刚才举的例子都是美国的,如果拿日本股市来说,最近20年收益率并没有那么高啊。好,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美国股市的大牛市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经济增长的问题。1972年美国的GDP是4.1万亿,2008年GDP为11.65万亿,36年增长184%,平均每年5%,但是实际上每年并没有这么多,5%是复利增长后又进行平均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3%,有的年份还是负增长,但整体是呈现增长的。GPD增长了184%,那么物价呢?物价37内涨了416%,购买力还不到原来的20%,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购买力会逐渐降低。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好像是个定律。我们国家也是这样,这么多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多快啊,但是物价涨的也很快。看看自己身边的例子就都清楚了。我小的时候,买个油条只需要几分钱,现在呢要一块钱,这也是几十倍,购买力也下降了很多。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是通货膨胀导致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我们可以用货币供应量太多了去解释,但为什么会多呢?其实,很简单,一个是这个社会到底需要多少货币量,实现没法知道的很精确,第二,很多财富暂时沉淀起来了,比如向少数人集中了,但是这些少数人不见得把钱都花掉,存起来了,充当了中央银行了,但是时间长了,社会上的货币量肯定不够了,就要继续投放,但是那些原来沉淀的说不定哪天就出来流通了,如果央行应对不及,货币量就会突然增多,导致物价上涨。所以,全世界央行都在把维持物价稳定作为其核心目标,但是很难。只要经济增长,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货币,你就得增加货币,所以,通货膨胀是常态。既然是常态,通货膨胀就没法避免了。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个图,这是美国物价和货币供应量的对比图。大家发现没有,物价上涨的和货币供应量几乎是同步的,货币供应量涨,物价就涨,而且货币供应量比物价涨的快,尤其是最近这十几年,格林斯藩做美联储主席的这些年,货币投放量非常大。那么货币投放量大。我们看一下他们增长的具体速度。美国的GDP36年翻了1.8倍,CPI却涨了4倍多,而货币供应量涨了10倍多。我们就发现个问题了,经济涨了,物价涨的更快,物价涨的再快也没有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快。那么解析来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多余的钱哪去了。有人说都去了银行了,不全对。在银行里面存的钱,我们可以认为都是多余的钱,他没有出去流通吗?但是还有一部分去了股市了,而且银行的钱还会随着股市的好坏进行转移。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股市、期市会怎么样,那么钱都去了银行了或者流通了,如果流通了,那物价涨的更快,如果去一行了,要么是银行付不起利息倒闭了,要么就是存款要收钱。所以,有了股市,银行的压力减轻了。我大学的一个老师曾经说过,自从货币退出了货币支付领域,股市的诞生和发展就有了必然性,因为发明股市就是为了吸收多余的资金。还能给需要钱的人融资,多好。看来,多余的钱去了股市了。那么这个货币供应量和股市有没有直观的连续呢?有。我们自己国家的股市就表现的很明显,我们来看一下。
这是我们国际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和上涨指数的一个对比图。大家发现了没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只要是上升的,股市就是涨的,M1同比变动是下跌的,股市就是跌的。而且是M1先出现拐点,股市再出现拐点。M1的同比变动几乎成了股市的先行指标。所以,现在很多人在看着央行的动向做股票看来是有道理的。
好,我们讲到现在,我们来重新看一遍这里面的逻辑。经济增长,物价上涨,物价涨了会伴随着货币投放增长,货币投放增长,股市会涨,而且是越到后面涨幅越大。这就说明,只要经济是涨的,股市就是涨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涨的越快,股市涨的越快。而且,我们也非常明白了,在所有的投资品中,股市是收益率最高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中国未来的经济会一直涨吗?会一直高速的涨吗?我觉得会,而且是中国将引领全球经济增长,21世纪属于中国,中国股市也将迈向万点大关。那么靠什么来拉动呢?城市化进程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现代化进程加速。这个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关键是这点,第四次技术革命对我们很重要。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气机,那个时候我们压根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第二次电的发明和使用,我们更觉得是稀奇玩意,第三次,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这个时候我们明白了,我们落后了,我们要追赶,所以,我们才进行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追赶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到了现在,没法玩下去了。资源有瓶颈了,环境受不了,现在要搞新能源。而这次,我给他定义为第四次技术革命。而这次,我们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东西很重要。不仅要搞,而且要大搞。和发达国家一起搞,制定标准,享受先进的技术。因此,21世纪对中国来说,是最后一次可以让我们成为发达国家的机会。如果抓不住,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遇了。而且现在我们意识有了,只要有创新意识,只要勤奋,肯定会有成绩,而这两条都不缺,国家也很支持。所以说,未来的世界属于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也属于中国,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属于世界。
......
放眼未来100年,股票是最安全的资产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