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之名,行腐败之实:近六成贪官集中在城建领域


  为什么现在许多干部热衷于大拆大建?为什么明明是好端端的建筑,偏要以各种理由拆了再建?为什么好端端的设施,才用几年就要上档升级重新改造?原来,这是某些官员“致富”的法宝!荆楚网1月16日消息 :15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两院”工作报告。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孙应征称,2009年,武汉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犯罪221件284人,其中近六成贪官集中在城建领域。这就对了,群众常常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抱怨在嘴里的一些不正常的政府行为,原来存在着很大的猫腻!

  建筑曾经被称为暴利行业,这也是滋生腐败最肥沃的土壤。其运作过程的复杂性使权力摆在了最重要最突出的地位。所以,由于暴利的驱使,让行贿列入建筑成本成为了某些地方建筑行业的潜规则。有些地方,由于工程建设利润高,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激烈,为获取工程,施工方将工程造价的5%至10%列入“公关费”预算用于行贿,这成为建筑行业的公开秘密。这样的诱惑,使得不少官员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尽管不断有官员相继落马,仍有一批又一批官员前“腐”后继。于是,重复建筑出现了,反复施工出现了。城市道路的栏杆可以两年一换,马路路面水泥和沥青翻来覆去地折腾……于是,“豆腐渣”工程应运而生。防洪堤垮了、机场垮了、桥梁垮了……官员呢?虽然也跟着垮了不少,但没吓住人。

  显然,潜规则也好,垮塌事件也好,官员前“腐”后继也好,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制度拿人没有办法!没有办法的原因在于制度还不严,执法力度还不大。因此,要切实堵住这个缺口,要在体制和制度的源头花大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