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做了一次“空中飞人”


又做了一次“空中飞人”

             为了歌剧,我又做了一次“空中飞人”!

    1月13日,因俞峰邀请,待命赴京的我,终于接到了通知;

    1月14日上午,为第二天的音乐会提前进行了了最后一次排练;

    下午,乘CA1834 15:30 飞京,住港澳中心,赶紧去慰问了因脚伤卧床的唐敏南;

1月15日9时  在中央歌剧院大排练厅,临时应俞峰的安排,为李长春同志挥了Turandot 的终曲作为欢迎曲。李对我一见如故,对大家说,他还记得22年前在意大利曾与我同住一个酒店,我还向他进言道:政府应当支持歌剧、交响乐,而对流行音乐课以重税!他说:那时我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来管文化啊!

    接着是在三楼留影、听迪里拜尔试唱即将排演的歌剧《热瓦普之恋》、参观了院史陈列,又到五楼进行座谈。文化部蔡武部长主持,副部长王文章、赵少华和部属各单位的领导列席。俞峰做了精彩的汇报:他大刀阔斧地改革了歌剧院的用人机制,改革了生产流程,开始了国际歌剧季,实行了营销定额的奖惩制度,还争取到了剧场,2009年演出了127场,收入2500万,上上下下增加了收入,都拥护他和柏玉华书记,我真钦佩他,由衷地为他高兴。我作为老艺术家谈了自己的心愿,演员代表王霞向领导的关怀致了谢。

     然后李长春同志做了重要指示。他肯定了歌剧院有贡献、有创新,干群的精神状态也好,两次起立向大家鞠躬表示感谢!他强调指出17大已将文化建设提升为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四大建设之一,还提醒大家注意“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提法。他也向大家提出要求,大意是要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推进体制、机制的改进创新,包括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和增进活力等内容;呼吁大力推动精品的创作,要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他赞成郑谈到的要搞中国原创歌剧、要引进西方的,也要搞翻译歌剧;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当说到中央歌剧院应当成为国际著名、国家一流的“国家队”,担负着示范、带头的骨干作用,犹如西方的“皇家歌剧院”时,引发了现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1月15日12:30 我匆匆赶向机场,途中司机小管说:您当年的事我们都看在眼里,您那时是没权啊!您这学生真领着干活啊!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啊!

     晚六时回到厦门家中,7:30 开始执棒厦门爱乐乐团的周末交响:仲夏夜之梦、塔索、莫斯科河上的黎明和图画展览会。

     ——为了歌剧,我又做了一次“空中飞人”:26小时之内飞到北京,发完言,飞回来,还执棒了一场音乐会。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