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车企能否玩转国际品牌?
文\周丽君
不久之前,上海汽车宣布MG6上市,很多人都注意到,车体后部的中文标识的“名爵”已经悄悄隐去,回归为英文标识 “MG”。号称全球车,用了国际语言,这其中是可以玩味的很多。笔者认为这是本土企业玩转国际品牌的新思维。
MG品牌早已被上海汽车收入囊中,沃尔沃品牌已是吉利汽车的囊中之物,再加悍马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入驻本土车企。
促使我们思考一个严峻的问题:本土车企是否有能力玩转国际品牌?
目前,腾中收购悍马正处于纠葛期,因为腾中没有生产汽车的准入资格,即便花重金买了悍马品牌,也不可能在国内投产。不得不四处求援上海汽车等有资质生产汽车的本土车企,玩转国际品牌成了烫手的山芋。至于吉利收购沃尔沃,不少人质疑有杀鸡取卵之嫌。吉利目前的技术、文化与管理等,根本无法整合沃尔沃,更是难以提供沃尔沃在全球继续运作的百亿巨资。所以,待收购完成后,人们担心沃尔沃的国际战线逐步收缩至国内市场。认为吉利玩转的根本不是国际品牌,实质上还是在玩转“本土”品牌,只不过披了层“羊皮”。上海汽车玩转MG同样遭受质疑,虽然上海汽车在资金实力、研发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在本土车企中,居翘楚地位,但不少人,还是认为其离玩转国际品牌尚有距离。
本土车企玩转国际品牌,的确还有很多问题,但并意味本土车企就不能玩转国际品牌。即便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先前在国内市场玩转,但相信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本后,也会再次玩转至国际市场。至于上海汽车玩转国际品牌,相信已经具备了更多的经验。
根据笔者的总结,玩转国际品牌,必须要基本五要素:研发、制造、销售、文化、管理。
研发体系上,不少本土车企已经国际化
诸如上海汽车、吉利、奇瑞等本土车企,都已经建立了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奇瑞董事长尹同跃透露,目前奇瑞的研发成员,多数来源欧美等国际车市,他们 把国际化的设计、制造理念,带进了奇瑞。至于吉利汽车,赵福全、沈奉燮等也搭建起了其国际研发团队。自从将MG研发团队收入后,上海汽车则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研发团队,不仅打造出了能与思域等国际车型比肩的荣威550等本土车型,而且最近上市的MG6,更是基于欧洲品质而研发。也是第一个在海外真正建立的研发体系,目前上海汽车位于英国长桥的研发基地,正紧锣密鼓研制上海汽车下一代国际战略车型。
如果上海汽车等本土车企继续收购萨博等国际品牌,相信在研发上,也能短期内实现整合。
制造能力上,不少本土车企已经国际化
目前全球车的概念,逐步被本土车企运用,一方面,可能想借全球车概念,提升本土车企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本土造车技术的进步。如上海汽车的MG6,其碰撞标完全按照欧洲最严格的标准制造,达到欧洲五星碰撞标准,与在国内销售的国际车型对比,也处于领先定位。在排放标准上,也根据欧洲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制造,达到欧4排放标准。甚至融合了欧洲最时尚的轻量化制造理念,通过运用大量高强度钢板,在提升碰撞标准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车重,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今年底,上海汽车MG6将在位于英国的工厂投产,完全按照欧洲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国际品牌的优良品质。另外,最近上市的吉利帝豪,奇瑞G5等,也大量融入了国际制造元素。
销售市场上,不少本土车企已经国际化
就品牌而言,诸如MG、沃尔沃等,原本就来源于欧洲。经过百年沉积,其认同早已根深蒂固。MG等,甚至在欧洲拥有最大悠久和庞大的车主俱乐部。所以,并不会因为它现在的产权归属上海汽车等本土车企,就使得当地消费者彻底抛弃对MG等品牌的根深蒂固得认同。
虽然本土车企在欧美日等国际一流市场,尚无太多建树,但并不意味着本土车企就没有任何成就。据报道,去年底长城汽车有四款车型通过欧洲碰撞检验,可以进入欧洲销售。上海汽车的MG6由于一开始就是按照欧洲最严格的标准市场,甚至直接在英国工厂制造与投产,在欧洲的销售更是畅通无阻。
对比国内市场,欧美日等销售体系更为健全,大经销商的作用更为明显,笔者相信,诸如MG6等,质量能经得起国际市场考验的车型,如能合作优秀经销商,相信会在国际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
文化理念上,不少本土车企已经国际化
上海汽车一直强调国际文化,无论产品运作,还是企业决策,都基于国际背景。近几年,上海汽车更是成了国际车市中最活跃的车企之一,不断兼并或合作国际造车资源。最近又先后合作了美国的新能源研发机构与日本的数字研发机构。
诸如吉利等,在收购沃尔沃之前,早已有了海外扩张的不少经验。曾先后收过英国出租车企业和澳大利亚的变数器制造企业。
通过大量实际运作锻炼,上海汽车等整合全球造车资源的文化意识已是越来越成熟,更懂得如何包容和消化国际资源。
管理理念上,不少本土车企已经国际化
之前,本土车企并购国外资产后,往往得派遣自己的人员去管理,往往事与愿违。后来放权让当地或原先管理团队继续管理被收购的车企,但也常出现管理不佳的状态。在集权与放权之间,本土车企不断寻找着均衡,驾驭和管理能力也是不断提升。目前负责上海汽车的研发团队国外高管,直接向上海汽车的高层汇报与负责。一来确保了研发空间,二来也确保了上海汽车对国际团队与研发方向的把控。相信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在充分放权的基础上,其对沃尔沃的把控也会越来越成熟。
虽然本土车企在玩转国际品牌必须要具备的研发、制造、销售、文化、管理等五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但不可否认,在五大方面,本土车企的确进步了很多。不能说,未来一定能玩转得非常成功,但会越来越成功。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