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9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前夕开始,中国楼市步入一个阶段性的政策频发期。一方面是因为临近年关,不论是公司、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一个总结和展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楼市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十字路口:一线城市泡沫明显,二线城市也面临泡沫的包裹,政府投鼠忌器、房企疯狂囤地的同时也心有余悸,购房者则成了最容易摇摆的群体,一会忙着搭乘政策末班车,一会停下来观望,真是应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句话。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年关,政策竟会如此频发?暂且不说今年的调控基调,今年的楼市局势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明朗?笔者认为:
首先,政策频发是因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仅经济基本面面临《经济马车“三缺一”,外贸缺位》的严峻形势,这也就决定了今年的经济拉动只能用房地产来补缺。而中央也必然要把房地产这个行业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来考虑,前几天的温总理说的政策不能转向,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楼市在09年的激烈反弹,已经让《购房者彻底丧失话语权》,在《一线楼市泡沫明显,并迅速向二线扩散》的情形下,政策不仅要“有保有压”,而且要严格区分房地产的功和害。也就是说诸多矛盾在年关的时候风云际会,凑到了一块,问题多了,就得集中解决,政策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不知网友注意没,近段时间的政策出台都会先放个风试探一下,而且小心翼翼,不像前几年的调控,总是免不了一刀切。其实都是因为调控者如今“如履薄冰”。毫无疑问,在未来一个月以内,还将是政策频发期,这当然包括各部落实和地区政府落实政策,以及政策的灵活变化。
其次,今年的楼市局势要在一个月以后才能真正明朗。笔者说的明朗是指市场信心,究竟会在政策频发后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调控的有保有压到底如何掌握二者的平衡;政策究竟会落实到什么样的程度;购房者、开发商、政府这三方究竟会是怎么的态势……至于调控基调、总体发展态势、等等早在经济会议之后就明了,我们要静观其变的只是相对具体的局势。
另外,不是说楼市的水有多深,而是我们整体环境的水太深了。这个既“不姓资也不姓社”的经济怪胎制度;这种笼罩在“垂直结构、组织严密、等级森严”政党之下的特色经济体;这种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能够放到教授、外国专家、国内企业家预言和判断的市场;实在不是几个经济规律、几个历史事实、几次头脑风暴会议就能说得清的,我们需要等一段时间。
1月底到2月中旬,楼市局势已定会明朗,莫急、莫燥,静观其变!
房价是市长or市场说了算? 2010-1-5 19:42:00
楼市泡沫将招致严厉惩罚 2009-12-31 19:19:55
楼市泡沫的三大推手 2009-12-31 19:19:12
一线楼市泡沫明显,并迅速向二线扩散 2009-12-31 19:18:13
房企2万亿资金富余,购房者彻底丧失话语权 2009-12-27 10:32:26
年关出巡那点事 2009-12-12 20:37:48
营业税2改5是为抑制投机 2009-12-9 21:46:03
让购房者明明白白购房 2009-12-9 14:49:13
经济会议对楼市的四点影响 2009-12-8 18:46:28
2010年将形成强势的卖方市场 2009-12-8 15:12:02
经济会议大基调之“稳”字当头! 2009-12-6 16:26:25
经济工作会议面临“四险一难处境” 2009-12-3 20:08:33
拆迁引发的流血事件 2009-12-2 19:47:16
经济马车“三缺一”,外贸缺位 2009-12-1 21:51:57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直接“命脉” 2009-11-28 9:39:14
历届房地产调控的珍贵启示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