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昨天本人所预料的,今晨央行上调了四大行和民生以及招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对于这一举措的目的,笔者认为,此举的目的主要是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从而对通胀预期预期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进一步加强,热钱回归中国的速度正在加快,这就造成了中国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从而推高了中国的物价以及通胀预期。因此,中国央行希望通过上述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能够抑制流动性的泛滥,同时不造成对经济运行的过多影响。特别是不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这一点从招行入选中可以得到印证。招行一直以来是以个人业务作为其发展中心的,对公业务在其整个业务的比重较其他行要低得多。
而这种考虑,也印证了笔者昨天的观点:对于中国经济前景,央行非常谨慎,央行显然不希望由于货币政策的原因造成中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这也是笔者认为,在2-3个月内,央行没有加息的冲动的重要原因。详见上篇博客。
而对于股市,笔者认为,这种差别化的准备金率的提高,对于股市的影响微乎其微。原因在于,随着升值预期的强烈,将会有更多的热钱进入中国,其创造的流动性将抵消掉这一部分影响。因此,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没有减弱之前,中国股市不会缺钱,除非央行采取更为严厉的紧缩措施,但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正如周小川所说的,央行更加关注中长期物价的走势,尽管微观社会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物价上涨,比如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就报怨理发的价格已经上涨了很多。
其实,这也是笔者一直反对渐进升值做法的原因之一,渐进性的升值,其结果就是升值预期不断增强,进而造成热钱的不断涌入,其结果就是泡沫滚雪球式的增长,其破裂的危害比休克式的升值,从长远看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