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游戏假戏真做谁开心谁闹心


偷菜游戏假戏真做谁开心谁闹心
 
玩过网络开心农场的人都体会过“偷菜”的疯狂。在青格达湖乡,到了收获的季节,村民的田地就像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每天都会有一大拨人来“偷菜”,这不免让村民们心疼又苦恼。 (乌鲁木齐在线)
Q友或友情相约,或不告而取,偷菜游戏如今大家玩得真的欢,甚而有人担心游戏风过甚会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从此不再视偷为可耻,这不,真实版的偷菜“游戏”终于在青格达湖乡上演了,“偷菜”者每天都不约而至,规模竟然有数十人之多,有三轮摩托车、自行车,还有小轿车,场面也堪称“壮观”了。
不知道这些“偷菜”人的热情是否全都因为受到偷菜游戏的刺激,但他们的表情无疑多流露出满足、开心,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才日复一日,乐此不疲来到郊乡,继续这种简单而又快乐的“游戏”,只是可苦了那些菜主人,这些毕竟都是他们付出汗水的劳动果实,更何况是成本投入的,是赖以谋生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此让他人白白地“偷”走,怎能不闹心?
虽然这种“偷菜”游戏似乎是公开或者半公开进行的,朴实、友善的村民们也大多对这种“偷菜”行为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宽容。我们苏北乡村有“瓜桃不为贼”的说法,就是你路过农家小院顺手摘个把黄瓜、甜桃什么的,大多不会被主人视为偷窃行动而责怪的,想必青格湖乡的村民也是出于同样的纯朴民俗和胸襟。
不过,如果有意识地、大量地“偷”,就已经成了关乎道德的问题,而且长此以往村民也吃不消。仅仅谴责不是办法,进行阻挡又防不胜防。怎么办?笔者想到了钓鱼,一些地方有经济头脑者,为满足垂钓爱好者的需要,建设专门的鱼场,供大家尽情玩乐。在取得成就感后,可以将所钓之鱼留下,也可以选择作价提走,这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然可以从现实版的“偷菜”游戏中体验到农事的乐趣;既然挖红薯还有锻炼身体的功能;既然“偷”来的成果可以“拿出一点煮着吃,剩下的储存起来,还会送一些给邻居和亲戚”……“偷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玩“游戏”的常客越来越多,可不可以借鉴钓鱼场的做法,让双方各得其所,而不只是一方开心、另一方闹心?不然,这些“偷菜”人就该歇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