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打正着审计情
高级审计师 张政斌
俗话说:前世冤家,转世仇人。不知怎得,一个打心眼里实在不想和会计职业打交道的人,硬是和它的孪生兄弟----审计职业打得红红火火,硬是和审计事业结成了不解“姻缘”,而且还和审计生出了更多的情感与体会。
冤缘审计梦
说来话长,审计机关风雨历程走过的二十五年,恰巧也是我从冤恨会计到结缘审计并不断迷恋审计的二十五载。
1983年参加高考的我,也许是前世与会计职业有冤,但冤从何起不得而知。当时,尽管我学的是文科,但高考志愿中,是一个会计院校不填,一个会计专业不报,绝对不愿意干会计这一行当。事实上,命运还是让我学了一个与会计擦边的专业——计划统计。这算是“圆”了我只从书本上了解会计,不在实际中直接操作会计的厌恶梦。
人生如梦,事与愿违!你不愿意干会计,命运非捉弄你看会计;你不愿意1、2、3地加加算算,但命运非捉弄你整天手摸算盘、眼盯报表。命运的安排,1985年7月我又为一纸“派遣证”塞进了长治市郊区粮食局审计股。审计为何物?我不清楚。只知道它是按上级要求新成立的一个股。就这样,我懵懵懂懂地撞进了“内审天堂”。搞审计不通会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面对此情此景,我不得不重翻上学时曾用过尚能一知半解但又不情愿看的会计课本,不得不再着重认真学点陌生的审计知识,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动脑筋去干审计营生。
扯不断地情思,打不散地鸳鸯。1988年3月,组织将我调进了郊区审计局,“游击队”转成了“正规军”,自己彻底嫁给了审计。既来之,则安之吧!就这样和审计开始了“一边度日、一边恋爱”的历程。回头想想,审计啊,要想爱你真不容易。摸爬滚打中为了干好审计,更为了能把原滋原味的一线采集材料在自己手中“烹饪”出高层次的产品,我摒弃“前嫌”,改变儿时冤恨审计他大弟——会计职业的观念,边干边学八年“长途跋涉”,1997年终于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本科毕业证书;边学边干十几载“万里长征”,2004年终于完成了审计职称从初级到高级的逐级晋升;边干边写几十天“冥思苦想”,1989年一篇拙作终于挤进了国家级刊物,拉开了笔耕审计的大幕。一个靠自学与函授学习的基层审计工作者,终于有了包括计划统计、会计、审计、经济管理和法律在内的知识结构体系,终于有了署名自己的铅印文章,终于有了高级任职资格。知识的逐步掌握,文章的逐渐发表,资格的逐级取得,不仅为履行审计职责夯实了基础,而且为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吸取了营养,为“大审计、大服务”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笔耕审计田
如果说“博学创新,追求永恒”是笔者的人生理念,那么,“惜时静思谋事,读史求是务实”就是本人的行动纲领。总结曾经拥有,启迪没有涉足。回头看看自己思想变成的一个个方块字,闻闻自己心血酿成的油墨芳香,品品自己汗水铸成的一篇篇文章,捧捧自己建议演变成的现实,沉甸甸的,喜滋滋的,二十多年的苦和累全都烟消云散,二十多年的甘与甜全都滋润心田。
审计建议不到位,就如同“打蛇打不到七寸”,极易导致屡审屡犯、屡犯屡审,对此,为了解决审计报告千篇一律及审计建议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可行性不强等问题,笔者将科研课题的管理模式嫁接于审计实践工作中,提出并尝试了 “审计立项——课题化选题;审计运作——课题化调研;审计报告——围绕课题深层次剖析、战略性思考、前瞻性研究、建设性对策”系列中医式辩证综合论治的大审计思路——“课题化审计”模式。该模式被郊区区委、区政府领导赞誉为“郊区特色审计品牌”。
课题化审计模式的实施,使我区审计工作跳出了“为审计而审计,就违纪论违纪,为建议而建议”的怪圈,营造了一种着眼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查因堵漏的源头治理氛围,形成了人人动笔写文章,个个思考献良策的局面,使审计质量不断提高,使审计服务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增强。
(1)、在行政事业审计中,针对收款收据使用混乱易引发“三乱”问题开立课题,通过调研1991年提出的“收款收据须加盖‘二个专用章’(财政部门收费专用章与收款部门财务专用章)的建议,被山西省财政厅采用,一直沿用至今。
(2)、在报销凭证审计中,针对原长条状邮政汇款收据存在着格式简单、内容单一,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其疏漏与“满天飞、遍地撒”的邮购订单捆绑起来,以“合法”形式进行报销作弊问题开立课题,通过调研提出“邮政汇款收据应增设‘汇款去向及用途’栏目”的建议,被《财务与会计》杂志采用,并上报邮电部,于2002年1月1日促成全国邮政汇款收据全新改版。又针对“公款旅游”及“一人公差全家报销”的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旅客身份信息个性化车船票”的对策,目前正在建议中。此项改革的成功,必将使财务、审计等监督得到强化,使公款旅游和“黄牛党”倒买倒卖火车票问题得到遏制。
(3)、在企业审计中,针对原“经济效益”概念没有体现“资金时间价值”,和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不相适应的问题开立课题,通过调研1992年撰写了“经济效益概念表述应动态化”、“经济效益中的时间观念”等文章, 在《山西审计》、《长治日报》发表后,又被收录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管理文集》。新表述的经济效益概念由静态化变成了动态化。其它诸如“承包企业分配应公开”等多项建议也受到山西省有关部门的重视与肯定,促进了企务公开、政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
(4)、在财政审计中,针对原来预算编制轮廓不清、内容不细等问题开立课题,通过调研2001年撰写了“预算约束新定位:绩效权责编制法”。该文分析了预算管理弱化的原因是编制方法不科学、管理不完善、职责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指出了现行预算草案存在的“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是影响人大代表进行实质性审议的障碍,提出了“绩效预算”加“权责制约”是实现预算管理钢性约束的观点。此文章脱稿后,被郊区人大常委会主办的《人大工作通讯》全文转载。一时间,成为人大代表议论的焦点话题。
绩效权责编制法阐明了一种“权力与责任一一对应,投入与产出交相呼应,项目与验收心心相应,资金与绩效同呼吸共命运”的以人为本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资金绩效管理模式,提出了一种预算草案能人人说得清,个个看得懂的编制方法,拆除了人大代表审议预算草案由外行迈向内行的门槛,为人大代表充分审议财政预决算扫清了障碍,使预算草案“在代表手中有了看头,在代表脑中有了想头,在代表口中有了嚼头,在代表会上有了议头”,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投资不讲回报、花钱不要绩效”问题的产生和蔓延。该编制方法的提出在郊区人大常委会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一致好评,也得到长治市人大执法检查组的肯定,还得到了《人民代表报》的宣传。
(5)、在基建投资审计中,针对建设领域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开立课题,通过调研提出“关于用审计办法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建议”,被中共山西省委评为“2006年度最有价值的建议”,《山西晚报》、《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作了报道。至2007年7月,该建议的部分条款写入《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
(6)、在医院审计中,针对县级医院发展中的障碍等问题开立课题进行广泛调研,写出了“混行体制下县医院怎样发展”、 “为县级医院体制综合症开个处方”、“谈医院审计分析”分别在《健康报》、《政协之友》和《中国卫生人才》上发表。
一线奋斗了二十几年,审计中还写了“农民负担问题探源”、“林建基金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土地押金管理应合同化”“借机敛财——摊派吃掉环保金;顺藤摸瓜——审计挖出小金库”等几十篇习作案例,大多在国家报刊杂志上“露面”。这不,二00二年,组织上又给添了一项“总审计师”的职责,二00六年又换成了副局长职责,把我和审计彻底捆绑成了一体。这正是:有“血缘”,藕断丝联红线牵,谈就业,阴差阳错冤转缘,论情谊,歪打正着审计渡半生,干事业,岗位成才最相宜;讲公正,无私更觉天地宽,揭问题,一针见血不回避,搞调查,把脉问诊析未病,提建议,釜底抽薪方为本!
悟道审计行
条条铁路通罗马,件件事情理相通。各行有各行的道,但其理相象、相近、相似。审计这一行哪能例外,同样存在人生哲理,同样能悟出世间真谛!在担任主审过程中,我这稚嫩的肩膀体会出“只有担子重,才觉时间紧”。在面对工作与休息、劳动与安逸、正视与逃避的抉择时,我这倔犟的心灵呐喊“积极型的‘懒’,催人改变现状、创造未来;消极型的‘懒’,使人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在闲暇时听到谁谁谁真会写文章的话语时,我的实践告诉我“语言是思想之结晶,文章是心灵之表白,精神是追求之升华”。在推行课题化审计模式过程中,我的浮浅体会是“课题催人深思,敬业演绎求精”。
从审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的先进典型材料中,领悟到“成功升华于灵感,灵感产生于知识撞击”,从审计人的敬业精神中,领悟到“职业只是挣钱养家糊口的笼子,依靠力气干,利欲感强;事业才是施展人生抱负的平台,需要用心去做,成就感强。”从假象谜团疑无路到原来如此又一春的案件查证,领悟到“顿悟在昙花一现之间闪过,灵感于信息撞击火花中捕捉”。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看到部分干部升迁和个别干部沉沦现象,领悟到“生命与祸福同在,精神与光阴永存”。从审计实务导师制的推行中,领悟到审计人员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探通所以然法理,建树授人渔功业”,这才是推动审计事业“一浪高似一浪”,推动审计人才“一代强于一代”的不竭动力。曾经有人问我:你与审计准备渡银婚、还是金婚?肯定回答是:我与课题化审计同行!
二十五年的审计实践告诉我,审计作为在服务中彰显,审计地位在服务中提升,服务民生、服务决策、服务发展是审计人生价值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