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都对房价长期看涨,但对近期房价的跌幅似乎如出一辙:最多下降25%!
那么,近期房价也许会下降,似乎公式化的解释就是最多降幅25%呢?25%的房价降幅到底真理何在?依据何在?甚至公式何在?
——当时有人预测,深圳在2007年房价下降25%;
——根据对比日本和香港地区房价泡沫破灭第一年下跌的幅度,即14%和29%,以及两个地方在房价泡沫顶峰前后的利率变化、股市变化,房产抛售的税收政策,结合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利率变化,税收政策,股市变化,中国房改后的购买贷款大跃进,有人初步判断,从2008年4季度开始,到2009年末,中国房价将从最高位时下跌25%。
——2010年有人说,现在中央提出的叫做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说要把房产价格降30%到50%,这个不可能。否则,银行会有大量的坏账。所以此人早就说过,房价不可能下降超过25%。
——根据测试结果,为了满足A股房企在2010年最低800亿元、2011年最低1100亿元的现金底线,它们可以承受的最大房价下跌幅度是25%。
——楼市调控下房企承压:房价下跌25%是底线。
等等,等等,25%的最多房价跌幅,仿佛是近期社会各界的心理预期和最大底线,从2007年所谓的“拐点论”以来,25%的房价跌幅犹如公式,一直套用到今天,也许还会套用下去。
我看,房价长期看涨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近期房价最多跌幅会是或必是25%不一定公式吧,至少缺乏以下的理由支撑:
一,房价是带有区域性的,说的25%最大降幅,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还是全国一刀切?
二,房价预测一直都不准,房价降幅最多25%就这么铁定?
三,政府、银行或房企等等最多能承受的房价跌幅是25%,难道无形的市场真的就那么听话?何况测试或预测从来就是抽样的结果和主观的意志!
四,25%的房价最大跌幅也许是社会各界皆大欢喜的局面,我们拭目以待!但25%成为公式化的语言,我还是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