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的尖锐矛盾中,做为深圳少富的代表人物马化腾获得房补无疑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再一次掀起巨大的波澜。
从南方都市报报道该事,民间并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讨论,腾讯做了简单的回应,那就是支持国家对优秀人才的政策。政府当然不便于出来说话,也不敢说话,因为政策制定者的政策畸形已经埋下了今日的祸根,本来的一个好事硬生生的演变成了一个坏事。
何为房补,何为补,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补是对缺乏者、无能力者的一种帮助,那房补自然是对房子消费缺乏能力者的一种帮助。这就是本轮事件的核心,如此多的无房者,如此多的低收入者,为何越富的人越能获得补助,更进一步的可以问:补作为国家对社会的一种帮助,那究竟是帮富还是帮贫,是帮所需者还是帮不需者?
很显然,政府出于吸引人才鼓励人才的角度不可厚非,按照官方言论,每月仅补助3000元。那对于一个身价十亿、百亿的人来说,一个月3000元的补助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对人才的激励作用。
稍做逻辑推理,我们看到了政策本身的畸形,也就自然可以想到今天所见到的畸形结果。
但是,政府在好的出发点下做成了坏事,那对于当事者马化腾应该如何应对。我们都明白,马化腾对3000元钱估计压根就没看上眼,甚至可能都没关注到每月有3000元进帐。但可以肯定,马化腾一定知道此事。对于一个企业家,当然做任何事都需要考虑到对自己品牌的印象,能在社会形成正面的效应。明明得到的是一个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的帮助,而一旦暴光又可能影响到自己形象的这样一个烫手山芋,马化腾为何要接受,如果是政府行为不得不接受,那为何不借机捐赠出去,这不仅给足了政府的面子,又增添了自己的形象?
无论这个事情如何收场,无论相关机构如何来思考一套说词,相信此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马化腾这个年轻人偶像的形象,可惜。
中国的企业家赚取了财富,如何提升自己防范的能力,如何塑造自己的品牌,并让个人绑上那些危险的战车的确是一个需要思考并认真对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