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韦预言:武汉将跻身全球十大超级城市


 
康韦预言:武汉将跻身全球十大超级城市
 
1999年,麦金利-康韦(Mckinley Conway)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1999年6-7月刊发表“未来的超级城市”一文,康韦将中国的武汉、上海列为未来十大超级城市。中国人没有引起多大的兴趣,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将武汉列在“大上海”的前面。显然与目前的实际情况相差太远,所以,大家觉得康韦预言完全是一派胡言。然而,我倒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按照麦金利-康韦的分析,在21世纪的某一年武汉终将超越上海居于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亚军,冠军是印度的班加罗尔。既然冠军不是别的目前的任何一个大城市,那么,武汉也就不要客气了。上海有什么不能超越的呢?如果不是因为浦东新区的开发,现在的上海在哪里?上海今天光鲜亮丽,除了它的那点老底子,还不是因为国家全力以赴支持它。而最近20年,要不是缘于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兑现以及金融市场建设无条件地向上海倾斜,上海还不知要落后广州、深圳多少年!
武汉为什么一定要落后呢?完全没有道理!武汉不是没有领先过,在张之洞领导洋务运动期间,武汉可是在全国众多城市中遥遥领先。上海敢小瞧武汉吗?别的城市自不必说。
康韦的预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他应该主要是根据一个城市的客观条件进行预测,而没有考虑政策因素,或者说对政策因素的作用没有放到足够的高度。政策当然重要,但是,毕竟政策的倾斜是相对的,关键还是一个城市自身的素质和潜力,是否能够消化这些政策,与政策形成良好的互动。
我们考察以下麦金利-康韦究竟看重什么,他所指的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是指具有下列3项条件特征的城市地区:1、人口超过100万;2、能够可持续地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社会需求(包括食物、住所、安全、医疗、保健、交通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3、拥有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能够创造、吸引和培育可产生足够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的经济投资。
未来超级城市必不可少的10个因素:水源;国际机场;与腹地的交通联络;圆顶体育场;技术中心;通信中心;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绿色基础设施;新的政治机制。
未来的十大超级城市:班加罗尔(印度);武汉(中国);上海(中国);曼谷(泰国);丹佛(美国);亚特兰大(美国);昆坎-图卢姆地区(墨西哥);马德里(西班牙);温哥华(加拿大)。
麦金利-康韦关于武汉的分析很简洁:武汉,中国。武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所处的战略中心位置、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数十家高校和研究院。
水资源是武汉最大的优势之一。相对于中国70%的城市,这一点是不可比拟的条件。麦金利-康韦虽然没有将武汉的这个有利条件单独列举,但是,在他锁定的未来超级城市必不可少的10个条件中,水资源位列第一,就说明了武汉在这方面的相对优势。麦金利-康韦对武汉核心优势的提炼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呼应。倪鹏飞博士主持编写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武汉的评价:“武汉商品市场集散功能强,腹地市场广阔,淡水资源丰富,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这正是武汉在全世界大城市中所独有的条件。
我们知道,在打造未来超级城市必不可少的10个因素中包括:水源、国际机场、与腹地的交通联络、圆顶体育场、技术中心、通信中心、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绿色基础设施、新的政治机制。其中国际机场、圆顶体育场、通信中心、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绿色基础设施等“硬件”都是可以通过短期投入形成的,而一座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技术中心、高科技产业以及高校和研究院,则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武汉当然完全具备前面讲到的硬件,而软件方面大家也可以展开竞争,但是,地理位置就难以相争了。所以,综合比较了这些优势,麦金利-康韦将武汉列为中国未来超级城市的冠军。
总之,武汉打造中国第一市的四大优势:一曰“水”,二曰“中”,三曰“智”,四曰“造”,简称“水中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