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修行中的虚荣心!


  放下修行的资格资历,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与修行成就; 放下诵读得滚瓜烂熟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 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之谈,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子的数目一样多,谁说别人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呢?走同样的路,因路人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不要急于去否定别人……

  放下别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的“心中妄念”,一个不能接受客观现实的人,不能正视别人的反对见解,就是作茧自缚的人,永远跨越不了“我”的屏障! 放下指导,帮助别人的念头,别人若因自己的话而受益,功不在己,而是他人有智慧可以接受。好为人师者,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别人的错处,欣赏的是自己的“才智”。

  放下自己做的种种功德和好事,一切都是过去,今天的善良,不代表明天的善良。尽量每天都怀慈悲善良心,忏悔每个今天做的错事,错念头。

  放下自己是某某菩萨转世再来的妄念。很多人修行一段时间,再加以一些七嘴八舌的人,喜欢瞎说,明明神经自以为是神通,说是看出“某某”是佛菩萨转世再来;还有人自称是某菩萨转世再来,要度化众生;还有人修行进步很快,知道自己根器不错,慧根深厚,到处宣扬自己的功德,说某某人告诉我,我是某某菩萨转世;还有人家里供了佛像,忽一日有了某种殊胜的感应,到处宣说……,希求得到某种供养,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妄念。菩萨也有业障,故也要入世立功德而消业,这个没什么稀奇的,按佛法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菩萨,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诚乃不虚之言也!佛陀的法力无边,只要你愿意学佛所行,立佛之愿,就会产生同样的力量。有人问宣化上人:都说您是观世音菩萨再来,是不是真的?他说,我不是观世音菩萨,如果你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你就是观世音菩萨。   其实,如此种种,弄得神秘极了,却都是幻象,根本是不真实的。关于佛菩萨转世再来之说,殊属妄自猜测,根本无实据不可信,除非当世间极为有数的一些修行极高的人可以见到真实境地,其它一些巫婆马脚似的神棍们,见到的都是幻相,怎么可能见到菩萨的真实面目呢?菩萨须以真心见,不可以妄心得见。如果佛菩萨这么容易就给你看得出来,他怎么可能是佛菩萨呢?这些巫婆神棍们,是最喜欢以妄语哗众取宠吸引别人注意的,都是在造罪业而已------以妄心求菩提,了不可得,最多只得到一些修行产生的身心清净果报,行善所积的福德果报而已 。

  师父的成就不代表个人的成就。 放下自己曾经拜哪位大德为师的经历,放下与多少位法师结了善缘的经历,师父的智慧和成就,不代表自己能成就能觉悟啊。光环是人家的,我们借光沾了师父的名,可是自己若不认真修行,也是枉然! 放下想让别人认可自己的心,心若为外物所牵,心就有恐怖有担忧。劝自己不要老想做最好的,凡事尽心努力过,无可怨无可悔;言语真诚随自然。

 

        作为信仰佛法者,你信的是名闻利养,还是信的真德行真修为?有些人,因为慕道而求师,他们看中的是正知正见,真知真见,是有真德行真修为的人;有些人,则是慕名而求师,他们看中的是师傅的名誉声望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固然名誉声望并非幸致,但这世间空有其名的南郭先生也不在少数。佛菩萨化身人间,各有其因缘,有的为积功累德修道消业而来所以不求名位但度有缘,有的则是为住持正法而来有修行有名位以弘扬正法,有的修行人修行不足却很有福报从而拥有那些声名,有的修行人有因缘而修行不配名位,这些事是经常有的。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识外无境。佛法大乘小乘,出世与入世,境界与层次之别,是看你发心的区别。它不是看什么法门或具体方法,而是看你的发心,你的发心在哪个境界层次,你的果报就只能在那个境界层次。以世间心修出世之法,杳不可得,终必退转 ;以出世心修世间法,其法本为用,心不执著则不落小乘,世间法也是出世法 。

 

         说什么修行的“密法”、“秘诀”,那都是一种示现。佛经中讲的修行方法,都是公开的,并不藏私,也不存在什么秘诀,为什么大家还要到处求人指引呢?问题在于,修行之难,不在方法,不在什么咒语厉害,而在于各人的心。修行,说到底,是要放下一些东西,你放不下这个,才得不到那个。所谓出离心,不是让你舍弃名利酒色,而是要你心不执著于名利酒色,脱离对这些欲望的执著心。所谓菩提心,不是哪里有个心叫菩提心,而是让你有帮助、利益、度化众生的愿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勇于精进修行,才能受得了那个苦。

 

         没有舍,怎么会有得?没有放下,怎么找到自我的本性?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放下放下,放下世间的追逐名利,才能放下后天意识中的污浊,得见清净本来面目,回向自趣真如。修行到一定程度,你就面临一个选择题:你最终的追求是要修福,还是要修心 真要修行啊,总得放下点什么东西的!难就难在你必须要放下一些什么东西的!


  放下,才有广阔的胸怀去容纳好和不好的;放下,才有清醒的大脑保持平静的心态;放下,才没有我慢心的生起……

 

                                                                                                                                      本文参考佛友观点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