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参加《民间拍案》谈到免费医疗,有部分人总认为不可能,总与腐败联系在一起,总与效率联系在一起,总以为财力有限,总以为。。。。。。全民免费医疗不可能论者无非是观念的问题!再不就是利益既得者博弈的问题。
据介绍,与医改前比,子长县住院病人月平均费用下降44.8%;门诊患者月平均费用下降45%。
为了让公立医院“轻装上阵”,子长县将公立医院1900多万元的债务统一打包,由政府财政偿还。为了帮助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子长县财政每年投入130万元,为医院引进优秀医务人才。
子长县还为医院增加医疗设备投入,要求只按成本价格核收检查费用,例如,CT检查费用下调三分之一;彩超检查费用下调15%。
增加了手术等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收入,医生效益工资取决于手术的技术难度和总体数量,与药费没有关系。
与改革前相比,患者医药费用总额和次均费用均明显下降,每位出院者平均费用下降31.8%;门诊次均费用下降37.5%。
医疗费用降下来了,医务人员收入并没有下降,比较改革前,绩效工资反而增加了48%。
神木,大家说财力十足,其实神木也没有花多少地方财政。相比之下,子长有什么话说呢?“子长医改”经过两年实践,所花不多,不仅祛除“以药养医”顽症,稳定了医疗队伍,而且大幅降低了医疗价格,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子长县委书记薛海涛说,实行公立医院全额拨款,并不是重新回到“大锅饭”时代。
医改以后,子长县政府对县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会计委派制度,医院的所有经营收入由财政专户监管,医院的利润和县财政的专项补助资金,40%用于医院正常运行,30%用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和奖金福利,30%作为医院发展资金。
县财政投资5700万元建设综合医疗大楼,该楼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为了方便百姓就医,子长县还加大了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投入。
子长县把公立医院改革与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相衔接,充分发挥医疗保障政策的综合效益。
我总是说,不论是市场道路还是政府主导,政府总不能离场,采用那一种方式主要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本)。因此,无论是“子长医改”还是“神木免费医疗”,两个财力不同的县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就是政府真正下了功夫,明白自己发展经济的目的为了什么,仅对医疗卫生来说,政府解决好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义不容辞和历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