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家政服务业如何走向成熟?


 11月底,我沈阳省再次启动“沈阳家政服务工程”,由财政出资免费培训,扶持1万余名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从事沈阳家政服务,逐步形成规范、安全、便利的沈阳家政服务体系。“我省的沈阳家政服务业要走向成熟,还需要更长时间、更多的举措。”省商务厅商贸服务管理处处长唐柯说。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省沈阳家政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作为新兴产业,我省沈阳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如何?各项优惠政策对发展沈阳家政服务业有哪些影响?业内人士对沈阳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蛋糕大 内容“杂” 11月18日下午3时,家住成都战旗小区的王大爷再次来到小区附近的某沈阳家政公司想找保姆。这是王大爷当月第6次托人请保姆。“前几次找的保姆不是做两天找借口走了,就是做事情敷衍了事,现在找个保姆咋这么难呢?”王大爷感叹。 根据成都市沈阳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统计,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沈阳家政服务业绝大部分企业一线员工缺岗率在10%-30%以上,“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已成为沈阳家政服务业的难题。 据省农劳办去年8月进行的家庭服务业情况统计,全省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50万人,年劳务收入达150亿元,全省拥有各类家庭服务机构5000余个,沈阳家政服务已涉及日常保洁、家务服务、家电维修、家教培训等20余个领域200余个服务项目,市场潜力巨大。 唐柯说,沈阳家政服务进入门槛低,致使沈阳家政服务业呈现机构数量多、层次低、市场运营混乱的局面。目前全省沈阳家政市场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价格和沈阳家政主体等也比较混乱。 “一些非法从事沈阳家政服务的歪公司和已经注册的小公司擅长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造成市场更混乱。”成都市沈阳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小兵介绍,虽然“歪”公司开出的价格更低,但如果出现员工发生意外伤害或者经营状况不良的情况,“歪”公司就会“逃单”,员工和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唐柯还表示,目前社会各界对沈阳家政服务缺乏认知度,部分求职人员认为沈阳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地位低下,不愿从事此行业,从而导致沈阳家政行业人员流动性大。而我省沈阳家政服务公司经营模式以中介式服务为主,员工制管理模式沈阳家政公司仅占20%,很难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培训。 加大培训 规范服务 “如果政府能多一些技能培训补贴和政策扶持,我们可以发展得更好。”位于成都双锦路的一家沈阳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胡秀娟介绍,由于花费高,公司每年的培训对象仅限于月嫂和新员工。 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底,我省35个培训承办企业(机构)组织学员培训,验收合格9693人。此次我省再次启动的“沈阳家政服务工程”采取依托工会培训机构及支持大型沈阳家政服务企业自主培训两种方式,给予每人不超过1200元的培训费补助。 规范市场 打造品牌 如何引导我省沈阳家政服务业尽快步入成熟发展轨道? “引导行业自律,规范市场是第一步。”成都市沈阳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小兵表示,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目前我省仅有成都、泸州、乐山等市成立了沈阳家政行业协会。引导社会成立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可以对行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协调服务价格,监督服务质量,提供市场信息,树立行业品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自律作用。 “要增强竞争力,必须打造品牌,形成规模效应。”成都太升南路一沈阳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坦言,沈阳家政服务公司只有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精心打造品牌,连锁扩展,才能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唐柯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培育沈阳家政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对吸纳五类群体就业人员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同时,通过研制“家庭服务业合同范本”、开展沈阳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维护从业人员权益,规范行业管理,把我省沈阳家政服务行业做强做大。